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人工肝的一些常识你知道么

人工肝的一些常识你知道么

时间:2022-01-04 11:51:48

相关推荐

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肝细胞里面含有许许多多复杂的细微结构。每一种细微结构都有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保证了人的生命的存在,保证了人能够活下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肝细胞的机构和功能。 1.肝细胞核

1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哪些

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肝细胞里面含有许许多多复杂的细微结构。每一种细微结构都有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这些功能保证了人的生命的存在,保证了人能够活下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肝细胞的机构和功能。

1.肝细胞核

肝细胞核主要由去氧核糖核酸(DNA)和组蛋白等组成。去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它有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患肝炎时,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核内,病毒基因可以与肝细胞核中去氧核糖核酸相结合(整合)。一旦整合,HBsAg即难以清除,致使HBsAg长期携带。

2.线粒体

每个肝细胞有1000-2000个线粒体,大多为圆形或杆形的双膜结构,长度为1.0~,其中储有种以上的酶和辅酶,如谷丙转氨酶(或,以下简称转氨酶)、细胞呼吸酶、三磷酸腺苷等。

3.内质网

内质网是肝细胞质中呈扁平囊状或泡管状的结构,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粗面内质网是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基地,并可将一种多余氨基酸转为另一种较少的氨基酸。

4.溶酶体

肝细胞中含溶酶体丰富,主要分布于近毛细胆管的肝细胞质内,为单膜包绕的致密小体,直径0.4甲,内含多种消化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糖、脂肪、核酸及磷酸等。还能消化退变衰老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及其他异物,从而保持肝细胞内容的自我更新,被喻为细胞内的消化系统和清洁工。

阻塞性黄疸时,溶酶体积极参与胆色素的转移,在肝炎、缺氧、胆固醇增多或肝部分切除时,溶酶体明显增多。肝炎病毒可直接损坏溶酶体而导致正常和邻近肝细胞的溶解坏死。

5.高尔基体

每个肝细胞大约有50个高尔基体,分布在肝细胞核附近,占细胞质体积的10%。高尔基体与肝细胞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都有密切关系,如胆汁分泌就与其密切相关。另外,高尔基体又能参与合成细胞质膜的糖蛋白和形成初级溶酶体。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蛋白,一部分转移到高尔基氏体内贮存加工,再排到窦周间隙。

6.微粒体

微粒体内的酶主要是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为防止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蓄积,微粒体还能将还原型辅酶I氧化。微粒体中还有与酒精的代谢和糖异生的有关酶类,并与胆固醇代谢也相关。肝癌细胞的微粒体减少。

7.饮液泡

饮液泡具有吸收和输送胞内物质的功能。

了解了肝细胞的机构和功能,大家对肝部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平日的养肝护肝。

2肝部是如何进行血的供应的

肝脏是人体很重要的器官,肝脏有双重血液供应,这是与腹腔内其他器官不同的。下面为大家介绍肝部的供血是怎样的。

肝脏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肝脏的血容量相当于人体总量的14%。成人肝每分钟血流量有1500-2000ml。肝的血管分入肝血管和出肝血管两组。入肝血管包括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属双重血管供应。出肝血管是肝静脉系。肝动脉是肝的营养血管,肝血供的1/4来自肝动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小叶间动脉,将直接来自心脏的动脉血输入肝脏,主要供给氧气。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肝血供的3/4来自于门静脉,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分为各级分支到小叶间静脉,把来自消化道含有营养的血液送至肝脏加工。肝血管受交感神经支配以调节血量。

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门静脉还与腔静脉间存在侧枝吻合,正常情况下,这些吻合枝是不开放的。由于上述血管间的联系,当肝脏某些病理因素(如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循环障碍时,血流受阻,可引起脾脏淤血肿大。当侧枝循环开放,如致食管静脉淤血曲张,甚至破裂出血;如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吻合,可致此处静脉丛破裂导致便血;如通过脐周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吻合,门静脉高压时,可出现脐周静脉怒张。

肝动脉是肝脏的营养血管,内含丰富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肝脏的物质代谢,其血流量约占肝全部血流量的20%~30%,压力较门静脉高30~40倍。门静脉是肝的机能血管,其血量占肝血供的70%~80%,压力较低,其血液富含来自消化道及胰腺的营养物质,当流经窦状隙时,即被肝细胞吸收,再经肝细胞加工,一部分排入血液供机体利用,其余暂时贮存在肝细胞内,以备需要时利用。

肝静脉分肝左静脉、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根据我国院的资料,肝左、中、右静脉分别开口进入下腔静脉者占56.3%,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形成共干后进入下腔静脉者占40.6%,而同时有4个开口于下腔静脉者占3.1%,其中另一开口为左后上缘静脉。

现在大家知道了肝部供血是怎么进行的,对于大家了解自己肝部有很大的作用哦,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自己的肝脏。

3人工肝的一些常识你知道么

对于人工肝,一般的肝病患者的认识都很少,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人工肝到底是什么。

人工肝简介

人工肝脏简称为人工肝,它作为独立于其他人工器官而存在的历史并不长.人工肝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Sorrentino证明了新鲜肝组织匀浆能代谢酮体,巴比妥和氨,首次提出了"人工肝脏"的概念.人工肝脏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人工肝与一般内科药物治疗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通过"功能替代"治病,后者主要通过"功能加强"治病.因此,在临床应用此项新技术时要特别注意适应症的鉴别,每种疗法各有利弊,要因人因病选用.人工肝目前尚无统一分类,传统上按照人工肝组成及性质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组合型生物人工肝.20世纪50年代,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引起肝昏迷的主要原因是毒性物质在体内的异常蓄积,而且这些毒素多数是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小于道尔顿),因此早期人工肝装置的设计以提供小分子毒物血液净化的功能为主.

如果把人工肝再粗分一下,可以理解为机械性或物理性和生物性,机械性主要机理是通过物理手段利用特有的生物膜和化学物质的吸附作用,将患者体内的对人体有害物质清除,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而生物性人工肝是通过体外的生物反应器,利用人源性或动物源性肝细胞代替体内不能发挥生物功能的肝脏而发挥代偿功能,从这一点讲,生物性人工肝更符号"人工肝"这一名称.但由于生物性人工肝问题多多,远没有达到临床的需要,所以目前人工肝的治疗仍是物理性为主.

血液血浆灌流

血液灌流的确切含义是血液吸附,即溶解在血液的物质被吸附到具有丰富表面积的固态物质上藉以从血液中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设备主要由血液灌注机,附件(动脉和静脉管路等)及血液灌流器组成.常用的灌流器有两种:一类是活性炭,一类是合成树脂.活性炭主要由椰子壳为原料制成,其他还有石油,木材,聚乙烯醇,骨骼,糖类等.活性炭与血液直接接触会引起血液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同时有炭微粒脱落引起的脏器血管微栓塞的危险.1970年加拿大学者张明瑞应用白蛋白火棉胶半透膜包裹活性炭制成的微胶囊进行血液灌流,既提高了活性炭的血液相容性,又有效地防止了炭颗粒脱落.活性炭能有效吸附分子量为5000道尔顿以内的中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如硫醇,r-氨基丁酸和游离脂肪酸,但不能有效的吸附血氨,对与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吸附能力也很差.吸附树脂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包括中性,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吸附树脂,其吸附能力略逊于活性炭,但对各种亲脂性及带有疏水基团的物质如胆汁酸,胆红素,游离脂肪酸及酰胺等吸附率较大.吸附树脂对内毒素和细胞因子有较好清除的作用,其有选择性的内毒素结合作用,可使患者的中毒症状显著改善.

目前血液灌流作为人工肝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重型肝炎肝昏迷,重型肝炎伴有败血症,胆汁瘀积及瘙痒等.血液灌流技术的缺点是不能有效的吸附小分子毒物,活性炭对与白蛋白结合的毒素吸附能力也很差.由于使用非特异性的吸附剂,所以除了毒性物质被清除外,也清除一些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激素.如果吸附剂的生物相容性差,还可能激活补体系统而引起系统炎性反应.

有些肝病需要用到人工肝才能恢复正常运转,所以有需要的还是要关注一下,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健康。

如果觉得《人工肝的一些常识你知道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