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二 金泉会

二 金泉会

时间:2018-11-06 15:42:51

相关推荐

第二回合 一僧一寺禅修会,香火铜臭肇恶业

大悲小寺变金泉

于是,信众的目标被定下来以后,住持做了以下安排:首先,寺庙的定位既然针对的是金融业的信众,那就要将寺庙名称更改为与金融业相关的名字。这夹金山、掘金泉里可都含着个金字,这充分说明寺庙本就与金融业有渊源。于是,住持信手拈来,将“大悲寺”更名为“金泉寺”,“金”如泉涌,这是一个多么吉利多金的比喻!这样“金泉寺”这个名称起得既有根又有源,还跟金融业扯上了边儿。

住持好能耐

其次,要制造说法并将其流传出去,说金泉寺的住持有两大能耐,这两个能耐对金融从业者更为灵光。摇转乾坤第一个能耐叫“摇转乾坤”,实为摇签占卜。住持来本寺庙时带来个黑檀木的签筒,这也是他初来寺庙时背上的小黄袋子里发出噼里啪啦声响的原因。

住持所占卜之事,“不问吉凶祸福,只问财来财去”,且占卜搞得玄乎其玄。每月初五寅时,住持带着信众进入佛堂,信众须在在佛前三叩九拜, 住持诵念咒语给信众摸顶后,让各信众依次从签筒里摇出三只签子来:一号签曰“金来”,卜得财进财出;二号签曰“金去”,卜得取财方位;三号签曰“金修”,签上所记数字,便是信众需敬奉的占卜之资。话又说回来了,这“摇签占卜”本来是一件概率性事件,然而此手段一旦在庙观里被某位大师玩弄起来,其可做的文章可谓极其之多。不应验者,大师便劝慰其应多修行方才显灵,这样信众自然也不会多言。应验者,因受得此卦的益处,便会感恩戴德地四处散播大师“摇转乾坤”的事迹。于是,世人便再无法说得清楚这摇签占卜本身应验与否了。 道上的黑话日子久了,凡是知道金泉寺的便都知晓“摇转乾坤”的典故,“摇转乾坤”也被改造成金融圈里的黑话:某股票毫无理由地大涨被股票分析师称作某某股票“摇转乾坤”了;某IPO项目被否则被保荐代表人委婉地说成“乾坤有待摇转”;某基金经理建老鼠仓被抓,含蓄的表达是“‘摇转乾坤’失了手”;某券商团队整体跳槽到别家,惯用的说法叫“乾坤大挪移”;某银行高管搞外遇被戏称“摇转多个乾坤”;办公室里的男女发生私情被描述为“两个乾坤一度摇转成一个”......

金泉寺住持“摇转乾坤”的招式如同一根七色羽毛,撩拨着大家心头的渴望,当然也滋生出如此多的说法和笑话。多少人都翘首以盼能有机缘求得此三签,久而久之便在心底里累积出一种奇怪的信仰来。这种信仰饱含着各种私欲和贪念,将金泉寺这座陷于沼泽之地的寺庙高高地抬了起来。 留佛印 住持的第二种能耐更为重要且影响深远,专业术语叫“留佛印”,说白了就是刺青。此刺青法系住持所创,其中玄妙颇值玩味: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八月初八前一晚,有机缘“留佛印”的信众须在佛堂前长跪一夜,除如厕外一切皆禁止。次日清晨六点钟,住持带着特制的菱形梅花针,口诵真言,为昏昏欲睡的信众胳臂上扎上一条梵文咒语。梅花针在肉体上啄出棱角突出、锲形形状的伤口,伤口上再敷上香灰和油灯灰,最后用写上咒语的麻布包裹七日后,该条“佛印”始可留成。这些“佛印”中间颜色浓黑,往外色调逐渐变淡,可是颜料并不散漫无际,会在伤口周围的两毫米处戛然止住。这样,“佛印”看起来有棱有角,且立体感十足,稍不留神还以为是几只趴在胳膊上的蜘蛛。

住持初衷 住持“留佛印”的初衷,本是希望能够警示这些俗家弟子们。世间礼佛之人多是意念薄弱之辈,他们今日来寺庙礼拜,闻得寺庙香火、听得住持训诫,当时当刻可能心口敞亮,好似自己大彻大悟一般。可一旦迈出这庙门,他们脑袋中的“贪、嗔、痴、慢、疑”便又慢慢地回来了。给他们身体上留个标记,当他们瞅到胳膊上的这道刺青时,脑袋中的痴妄也许会消去几分。

金泉会的诞生

可世事无常,住持怎样发愿是一回事,信众们如何应对却是另外一回事。让住持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留着佛印的金融圈信众们,竟然将佛印文化发扬光大了。 金泉会 十年之后,金融圈的信众们利用“佛印”这种特殊标记,组建了一个神密社团组织,号称“金泉会”。他们采用众筹资金的模式,在离金泉寺不远的掘金泉畔,建起了一座三层小楼,装点成寺庙的模样,小楼当头挂一匾额叫作“禅修院”,门口记下一副楹联:上联:“孤独园下,佛说楞严与金刚,道尽深意奥妙”;下联:“掘金泉畔,师言度己兼度人,莫起嗔心妄念”。横批:“禅心修来”。

“金泉会”采用会员制,能成为金泉会会员的前提条件是臂膀上要有佛印。每当有来参会者,都要脱去长袖衣衫,换上无袖的麻衫,这样,他是否留过佛印一看便知,当然也挡住了无数个“李鬼”。更有意思的是由于各个年头住持给信众留下的佛印各有不同,金泉会的会员可按照臂膀上佛印的梵文次序论资排辈。譬如第一代金泉会员臂膀上刻着一条梵文,翻译过来是“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凡是纹有该条梵文的会员,其身份与丐帮的九袋长老差不多。平日里,金泉会会员往小楼里鱼贯而入,诵经礼佛为假,勾兑业务是真,当然也掺和着不少肮脏。

新住持的改一改 住持曾经过问过此事,顾虑“禅修院”铜臭气味太浓烈,打着“修禅”的幌子,干着会所的勾当,实在有碍佛堂清静。哪知这会员们乌泱泱地跪下,泪流满面,如丧考妣。他们说弟子们来“禅修院”里半日礼佛,半日谈生意,总比从不礼佛的世俗众人要好得多。住持心想,这帮给寺庙延续香火的善众,人家也不是出家弟子,甚至大部分连俗家弟子都谈不上。对这类人不可要求过高,既要哄着,又要约束。住持向众人立下如此规矩:首先,“金泉会”应更名,金泉寺与该组织概无瓜葛,故名字不得混淆视听;另外,“禅修院”小楼已修得足够巍峨了,不能再修其他建筑。最后,小楼里平日不可人来人往。会员们一一允诺,作出一系列安排。

金泉会的改一改会众注册了社团法人,机构更名为“金融界佛教信众研修协会”,印有该名称的金色匾额光明正大地挂于楼侧。但遗憾的是“金泉会”名头太过响亮,外界只知道有个金泉会,并不知还有什么社团组织,甚至组织里内部人员都张口闭口金泉会的。金泉会的会员来“禅修院”时,只能凌晨开车前来,傍晚开车回去。“禅修院”安排了专职司机,会把来宾的车辆开往不远处村庄的停车场内。这里白天大门紧闭,院子里没有一个人,窗户上拉着窗帘,旁人站在门外望去只能偶而看到窗帘背后的人形闪动,影影幢幢。夜里窗帘依然拉着,里面灯光一打,人影便印在窗帘上,里面人说话时嘴唇的抖动都能在帘子分毫不差地显现出来,像是演皮影戏一般。

小黑屋子与阴谋在中国,开着大门办事比关在小黑屋子里办事更要让人放心得多了,开门办事勉强就是个阳谋之地,但小黑屋子里办事,即便不阴谋也阴谋了。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中国的历史里、文化里总认为阴谋比阳谋有效得多,所以人们不信阳谋只信阴谋,这正是社会的悲哀之处。当然,自从信众的安排一落实,外界对金泉会的猜测便更被坐实。这座终日拉着窗帘、里面鬼影闪烁的三层楼就想当然地被认定为一个阴谋汇聚的地方。更是有好事者八卦,列出一份金泉会会员名单在网上广泛流传。名单中尽是银行、信托、基金和券商的知名人物,让外界看得目瞪口呆。可名单即便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神奇的是,名单中所列人等没有一个出面澄清的,话又说回来,他们越是澄清,恐怕越是会把自己的身份坐实。“假作真来真亦假” 的这套鬼把戏,中国人是最信服的。

住持的业障

住持的惆怅 可问题是连金泉寺住持都未曾料想,自己“无心插柳”的三个托付却顺带把金泉会这顶轿子也抬了起来。想想自己本是一介僧侣,本应欢喜清静、四大皆空。当年为了延续寺庙香火,硬要牵强附会,去攀缘什么金融业。现在香火是有了,自己却慌张了。当年自己的一俗念起得那朱楼,今日看那朱楼内笙歌燕语,宴请宾朋,然而楼宇崩塌也许仅仅只在刹那间。如果真到了那种境地,金泉寺与他会受何种果报?想都不敢想!

僧侣们的作为 金泉寺里的僧侣们在他面前倒是内敛低调起来,可金泉寺却在金融圈子里声名远播。无关人等侧耳一听金泉寺的名号,便定要往金融行当上挂靠,这层关系剪不断了。更何况寺庙里的僧人在他眼界之外又有何等作为,他是难以了知的。 金泉会的作为 金泉会“师兄弟”们的人数因住持不再刺青便被控制住了。但用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些刺青是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况且这种稀缺性更是限量版,日子越久价值越高。于是乎在金融圈子里,臂膀上刻字的金泉会会众身价陡然增加,他们莫不身居要津,呼风唤雨。

其他人的作为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住持即便不再“摇转乾坤”。但掘金泉畔却平添了无数仙家术士。他们拿着与金泉寺住持一样的签筒,占卜“金来”、“金往”和“金修”三卦,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就连无关人等,对金泉寺也要驱之骛之:孩子高考报考金融志愿的, 家长要排着长队来金泉寺上香祈福;大学毕业生想在金融行业里找工作的,满脸困惑地来掘金泉畔找路边的大仙们请上三卦;游客来京想一睹金融街芳颜的,在狭窄清冷的金融大街打个来回后,定要前往金泉会门前,探察探察三层小楼里窗帘后的影影绰绰后方得满意。

外界的议论 于是一个和尚、一座小庙、一栋暗无天日的三层小楼,抢占了高阁危耸、鎏金璀璨的金融街的风华。这座庙原本就不应该留下什么记忆,现在反而让人印象深刻。而那条街原本就是做事的地方,倒被不少人忽略不计。想想都让人感慨世界的荒谬,但各家对这种荒谬都有一套说辞:住持说,诸行无常,不可思议;金泉会会众说,存在即合理;路人说,这还算个事儿么;于是,这样的荒谬渐渐地被演绎成了故事。

财经职场投行

如果觉得《二 金泉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