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肝炎病毒携带者_乙肝传播途径

肝炎病毒携带者_乙肝传播途径

时间:2020-10-17 02:37:53

相关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将做具体的介绍。

1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有什么区别

这里应该有两个概念,不要混淆掉:一个是乙肝患者。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既有两对半是小三阳或大三阳(即便是只检测到HbsAg阳性),而肝功能又不正常者,那就是乙肝患者。而单是两对半不正常,肝功能正常的人,就不能算是患者,只能说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众多,大约有接近一亿。而患者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形式,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是处于健康携带病毒者,另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成为了乙肝患者。

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了乙肝患者,主要的是感染者自身的免疫情况出现了问题所至,感染者中有少部分人因为自身的免疫情况不佳,于是从病毒携带者发展成为了患者。

大多数人感染后并不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其中有许多是一过性的携带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完整性而很快清除了感染的病毒。也有不少的人,自身免疫系统比较完整,没有大的缺陷。当病毒进入肝细胞后,靠自身的顽强的抵抗力与病毒进行着漫长的和平共处式的拉锯战,经过许多时间,甚至是许多年,最终把病毒赶出了体内。上述两种感染者最后都自己产生了表面抗体。这种感染后自己产生的抗体,会比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要持久得多。当然,也有另一部分人,终身与乙肝病毒为伍,因为各种原因,自身的免疫力达不到彻底清除病毒的能力,但也不至于让病毒复制到发病的阶段。于是成为了终身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三部分人都不能称其为乙肝患者。

从疾病的意义上来说,只有患者是必须进行治疗的。而病毒携带者,因为肝脏本身是健康的,只是在细胞内携带着病毒,而当今我们又没有可以象杀灭细菌一样的来杀灭病毒的药物。那么从何处着手治疗呢?无论是短期的携带者,长期的携带者,或者终身的携带者,当肝功能完好的情况下,试图去做什么呢?试图去改变病毒的携带状况?那么,我会告诉你,这很危险。在真正意义上的杀灭病毒的药物没有生产出来之前,其他的似是而非的所谓阳转阴的药物都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临床中,有许多健康的病毒携带者,本来不会有什么事,结果因为长期用了许多所谓的转阴药物,让肝脏增加了负担,而导致了肝功能的损害,再加上原本的病毒丝毫没有被药物所清除,在药物损害肝脏的同时,病毒便乘虚而入,把携带者拖入了患者的队伍。所以,从治疗疾病的意义上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病人,在肝功能没有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去做各种各样的治疗,那是不明智的。

2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哪些

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学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鄄sAg)阳性,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并经半年以上医学观察无变化者。

统计全世界慢性乙肝感染者约有3亿人,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是乙肝高流行区,乙型肝炎病人约3000万,每年约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正因如此,世界的肝病专家不断的努力希望战胜乙肝,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及药物,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显得尤为突出。那么,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哪些呢?

首先,对待疾病应该有正确的态度。HBsAg代表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不是病毒本身,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使其转阴,许多人面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状态的体检结果,终日忧心忡忡,轻信虚假广告宣传,四处求医乱投药,走入“转阴”治疗的误区。有些人甚至想反正医不好,抱无所谓的态度,这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配合医生进一步查明病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每3~6个月到医院作体格检查和生化功能检测,每6~12个月检查血清病毒标志和甲胎蛋白,每年进行肝胆脾的超声波检查,出现症状或肝功能不正常时到正规医院在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次,注意劳逸结合,适度的运动。要掌握好适宜的工作量,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尽量不熬夜,业余时间或节假日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公园、田野散散步,调节精神,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第三、饮食营养均衡,禁酒。采用平衡饮食,足够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蛋白质,脂肪控制,豆类和杂粮提倡多食。不主张“食补”或过分偏食某一种食品作为“补品”,更不必用形形色色的“保健品”或“保健食品”。万万不可饮酒,酒精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肝脏脂肪及结缔组织增生,发生脂肪肝、肝硬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再贪杯就等于雪上加霜。

第四、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疾病传染他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染有病毒,应不献血,牙刷、剃须刀、指甲剪、洗会阴用盆和毛巾等,凡是有可能玷污血液的物品不可借用,外伤出血妥善处理,有血液污染的物品不可乱丢。所生的新生儿一定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把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3如何区分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肝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的护理和治疗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和区分两者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乙肝患者众多,绝大多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自身没有明显不适,往往是在偶然查体(入托、上学、招工、参军等等)时被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如果不进行体检,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也有可能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发病,成为活动性的肝炎,甚至于肝硬化。

人体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后会产生多种结果,只有少部分表现为急性乙肝,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等等),但大部分感染者(80%~90%)并不出现症状,其中相当一部分机体免疫机制正常,凭借自身抵抗能力,逐渐清除乙肝病毒,这一过程基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他们在日后偶然的抽血化验时发现乙肝病毒抗体系统呈阳性;还有一少部分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或不正常,没有办法彻底清除病毒,致使病毒遗留、扎根下来,尤其是幼小的感染者更是如此,他们以隐蔽的亚临床感染的形式存在,或呈慢性持续感染状态,多数长期携带病毒而无明显发病表现,这些人肝功检查正常,身体无明显不适,既往被称为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少数逐渐演变为显性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据世界卫生**(WHO)统计,全球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2。8亿人,我国达1。3亿人。这种无症状或称之为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极为复杂,人数众多,影响较大,值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般认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形成主要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种是感染乙肝病毒早期即在潜伏期,其他症状和病毒学检查尚在阴性阶段,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临床无症状;或是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只是部分病毒残留,血中可检出乙肝表面抗原,这种情况可称为"假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另一种情况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真正的健康携带者为数较少,多数为隐蔽状态的亚临床型肝炎(身体无明显不适,但是肝脏内部的病变却在悄悄发生、发展)。真正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性持续6个月以上。

2、无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

3、血清转氨酶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或DNAP活性)为阴性。

4、肝**病理检查基本正常或仅有轻度非特异性局灶性改变。

这种情况下才能确诊为健康携带者。在临床实际中,这种健康携带者极为少见,多数患者虽无明显不适,但是肝脏内部都有不同程度病变,据国内外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肝活体**检查报告表明,这些人中有27%左右肝细胞**完全正常,40%左右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5%左右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2%左右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中度或重度肝炎),0。7%左右为肝硬化。所以真正的处于健康状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多见。

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诊断为肝炎,也不按现症肝炎患者处理。但这些携带者仍是个传染源,尽管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相比传染性要小。一般说来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细胞内检出游离HBV-DNA,或血中检出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DNAP活性增高时,为乙肝病毒增殖期,具有传染性,如果肝内无游离HBV-DNA,或只有与肝细胞DNA整合的HBV-DNA,血中末检出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DNAP,则表明处于静止期,传染性很小或无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预后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要好。其转归与后果有以下几种:

1、痊愈,经过一段时期血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自行转阴,有时甚至出现保护性抗体(抗-HBs)等。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持续多年不变,甚至数十年。

3、转变成慢性显性乙肝,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4、由于长期轻微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而逐渐导致肝硬化,患者可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出现肝硬化腹水或消化道出血等表现。

4乙肝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传播: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染,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6、父婴传播:乙肝的父婴传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我们称之为水平传播。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

5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以怀孕吗

1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以怀孕的,如果肝功能正常的话,可以进行受孕的。孕妇在怀孕后的最后三个月最好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母婴隔离,不会传染给宝宝了。

2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并在以后第二、三个月继续注射两针乙肝疫苗即可,这样完全可以防止母婴传播。只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注射,怀孕后定期进行孕检,是没有问题的。

3平时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的劳累。饮食上要多加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最好以清淡为好,并要注意营养。尤其是怀孕以后,更要多休息,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

注意事项:怀孕之前最好去医院做一次全身的身体检查,并多听从医生的嘱咐。怀孕前如果有肝功能不正常的情况,是要进行治疗的,等肝功能正常后再怀孕。

如果觉得《肝炎病毒携带者_乙肝传播途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