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中医治疗肝病 肝病患者要注意日常作息

中医治疗肝病 肝病患者要注意日常作息

时间:2021-05-27 06:39:05

相关推荐

一、肝病引起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过量。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使得肝出现病变,如酒精肝,肝硬化等。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不卫生的东西或者饮食不规律。

三、过度劳累:因为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四、长期熬夜。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为8小时,人应该从23点左右开始睡觉。

五、损害肝脏的药物。特别是一些中药,比较容易造成肝脏损害而一般人又不知道。

六、其他疾病。如果同时还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肝脏损害。

七、辐射。日本一项研究报告,辐射、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感染与发生HCC的风险独立相关,尤其是对于无HBV、HCV感染者,无论是否考虑饮酒、体质指数(BM1)或吸烟习惯等因素,辐射均是发生HCC的显著危险因素。

八、经常暴露于毒物或者化学品。如喷雾清洁剂、杀虫剂、涂料之下,或者长期处于吸烟环境中。

二、中医治疗肝病的方子

1.关幼波消黄汤: 茵陈蒿,萹蓄,金银花,酒炒大黄,酒炒黄芩,瞿麦,泽兰,赤芍、牡丹皮,六一散(包),木通。

主 治:尿黄赤而灼热,尿频、尿痛,大便干,时有发热,舌苔稍黄,脉弦数。方解:方中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为君;萹蓄、瞿麦、六一散、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共为臣药;牡丹皮、赤芍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血脉通畅,热邪得清,瘀血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泽兰活血利水,大黄通腑泻浊,使湿热毒邪从大便而出,正所谓“肠泻胆亦泻”。诸药合用,使瘀热湿毒之邪得以清除。(徐春波,柳长华主编,肝胆病实用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7-108)

2.汪承柏凉血活血降黄汤: 赤芍,葛根,丹参,茜草,牡丹皮,生地黄

主 治:急性肝炎病程超过1个月及慢性肝炎、肝硬化之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171μmol/l)。临床见症:口咽干燥,小便深黄,便干,皮肤瘙痒抓后有出血点,鼻衄,齿衄,肝掌,蜘蛛痣,舌质紫暗,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肝脾肿大等。

三、肝病患者的症状

1、消化道表现:这是最常见的肝病症状,大多数肝病都会出现,比如: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可出现呕吐,腹泻,脾肿大等症状。

2、肝区不适: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首先怀疑是肝病引起的,应排除外伤因素。

3、全身表现:身体乏力、容易疲劳是最常见的全身表现。部分肝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黄疸,表现为尿黄、眼睛黄和皮肤黄,是最具有特异性的肝病症状(小儿生理性黄疸除外)。黄疸过高时出现皮肤瘙痒。

4、肝掌蜘蛛痣:很多慢性肝病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尤其肝硬化病人比较多见。但是肝掌和蜘蛛痣没有特异性,在正常人中同样可以见到,因此不能人有蜘蛛痣或肝掌就说是肝病症状。

5、肝腹水:肝腹水一般在肝病晚期或病情极为严重时才会出现,如肝硬化出现肝腹水表示已经进入肝硬化晚期。

四、肝病该要怎么护理

1)要注意休息、营养要适度:由于过分的休息和营养可导致营养过剩,引发脂肪肝和其他相关疾病,而无所事事可加重心理压力,导致神经衰弱。因此,当肝功能正常时,便可正常学习和生活。

2)要警惕黄胆加深:肝炎病人一旦出现黄疸,就说明肝脏有明显炎症,甚至有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越明显,黄疸就会越深。因此当肝炎病人出现深度黄疸时,应警惕由于大片肝细胞坏死导致重型肝炎的可能性。

3)牢记科学治病持之以恒:肝炎病人治病要讲科学,不要听信一些非法小广告的宣传,选择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服药。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影响疗效,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还容易引起耐药现象的发生,这在肝病护理及治疗中,非常重要。

4)切忌多用药和滥用药:对于无症状的慢性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要用药。有的病人总以为有病就一定要吃药,吃了药就有安全感,其实不然,大多数乙肝和丙肝病人是不需要用药的。不恰当的用药不但不安全,往往还会引起药物性肝炎或其他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肝病 肝病患者要注意日常作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