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方法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方法

时间:2019-10-24 04:33:08

相关推荐

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母婴阻断。一方面可以使用药物将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的能力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在婴儿出生后利用免疫方法阻断来自母体的乙肝病毒。

1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方法

对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母婴阻断。一方面可以使用药物将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的能力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可以在婴儿出生后利用免疫方法阻断来自母体的乙肝病毒。

由于孕期使用抗病毒的药物风险较大,所以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妊娠后3个月采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方法来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传染能力。具体方法是:孕中期测定乙肝病毒DNA的浓度,如果高于500meq/ml,即可分别在孕7、8、9三个月各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用药期间要观察肝功、乙肝病毒DNA的浓度等。如乙肝病毒DNA浓度低于500meq/ml,有肝功异常且可除外重叠感染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者,也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被动免疫。但是如果肝功正常,则可以不必进行此治疗。

孕期的治疗只是能够降低孕妇体内乙肝病毒的传染水平,并不能保证胎儿完全不被感染,很可能乙肝病毒正在新生儿的体内“旅行”,尚未“定居或繁衍”,所以当新生儿出生时除采取必要的产科措施外,采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于0、1月龄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再于2、3、5月龄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然后在7月龄时取血化验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应该随访三年,如果观察孩子的保护性抗体低于或接近10IU/ML,可再次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

近期也有学者根据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设计出一套新的联合免疫方案,即在新生儿出生的0、2周龄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再于1、2、5月龄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在7月龄时孩子体内保护性抗体的检出率较高,但是因为没有远期的效果结论,所以还没有被普遍的采用。

2丙肝比乙肝更容易发展为慢性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日前公布:据我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抗丙肝阳性率为3.2%,约有38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我国丙型肝炎新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专家警告: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比乙肝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感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大众对丙肝普遍缺乏重视。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丙肝认知率低,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检测率低下,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导致丙肝认知率低下的几个主要原因是:丙肝起病隐匿,易被忽视;丙肝与乙肝的混淆;大众对疾病危险因素了解不够。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分会发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但是,只要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就可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在美国和欧洲的丙肝治疗指南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取代了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成为丙肝治疗金标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指出,国内外临床试验表明,通过合适的抗病毒治疗,超过六成患者可以康复。

3丙肝病情进展的皮肤表现

丙肝在血源性肝炎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乙肝,但其危害性与乙肝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治疗困难(临床治愈率为乙肝的1/8),且容易转为慢性(乙肝大6~8倍),部分患者还可能转为肝硬化。丙肝一旦进入慢性期,病情病理变化常难以自我判断,因此容易忽视。近年一些科学家发现:丙肝患者一旦出现某些皮肤病,则意味着病情在进展;如果过去未曾发现患有丙肝,那么这些皮肤病出现提示,必须尽快检查与丙肝有关的化验(如抗丙肝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核糖核酸等),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非特异性诊断方法,但有较大参考价值。

反复出现荨麻疹:丙肝患者反复发生荨麻疹,意味着病毒在体,人复制,病情不稳定,或感染丙肝病毒。

全身皮肤瘙痒:如抗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全身皮肤瘙痒,则意味着病情顽固,治疗难度较大。

扁平苔癣:皮肤出现扁多边形丘疹,暗红或紫红色,表面光泽:或粘膜出现散在针尖大的丘疹,呈线状或网状排列,很可能为扁平苔癣,丙肝患者处于不稳定期有37%左右可以出现,丙肝好转随之消退,丙肝加重随之恶化。

干燥综合症:全身所有粘膜组织的粘液减少、干燥,出现干燥性炎症反应,或有瘙痒,同样反应丙肝在活动。

冷免疫球蛋白血症:皮肤遭受寒冷刺激或站立时间过久以及下肢过度劳动后,出现出血性丘疹或坏死性紫癜,少数伴有关节痛,丙肝患者遇此情况,意味病情不稳,要加大治疗力度,如丙肝好转,则不复出现。

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症:皮肤在阳光照晒或外伤,不久皮肤出现大疱性皮疹,疱破后该处有糜烂或结痂,丙肝活动期有此现象。

4丙肝病毒血症有些类型

急性感染的短暂病毒血症。主要见于急性自限性丙型肝炎。应用PCR法可在ALT升高之前检出HCV-RNA,但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短,可仅数天或数月。而抗-HCV往往要在 ALT升高后数天或数月才能检出。

慢性感染的持续病毒血症。HCV-RNA可在急性期、ALT 升高之前检出,并且持续存在。现已观察至少存在3年以上。

慢性感染的间歇病毒血症。表现在感染早期出现病毒血症,其后病毒血症消失数月,几年以后,重新出现病毒血症。重新出现的病毒血症与急性阶段出现病毒血症相似,一般在ALT升高之前出现。提示肝内病毒活动性复制。

5有没有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有一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肝功能化验也正常,但抗-HCV阳性。

对这一部人必须进一步检查及观察。因为单纯抗-HCV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或丙肝已经痊愈者。有文献报道,丙肝痊愈后,个别病人其抗-HCV阳性时间可达9年之久。

因此最好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人血中HCVRNA,如阴性,即可继续观察其肝功能,如肝功能持续正常,则不必治疗。如肝功能异常并伴H(整理)CVRNA阳性则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如果觉得《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