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时间:2019-10-10 03:58:58

相关推荐

妊娠合并肝炎诊断治疗,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广大的朋友们,今天为您整理收集了关于妊娠合并肝炎,妊娠合并肝炎怎么办的一些常识,如果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有用处的话记得收藏本页哦,更多关于疾病百科的经验内容,都可以在疾病百科频道找到。希望能帮到大家,您和您的家人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希望。病毒性肝炎是妊娠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严重危害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间接死因的第2位,仅次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病原体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等肝炎病毒,其中以乙型肝炎多见。

1如何诊断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的女性最为脆弱,不但要克服孕吐反应,手脚肿胀,还要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比如说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这是一种产科常见的传染病,对胎儿和孕妇影响颇大。我们如何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呢?下面,让专家为我们解答一下。

1.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

黄疸较轻,alt轻度升高,尿酮(+),经过治疗 酸,调整电解度,病情迅速好转,对于恶心呕吐严重的早孕反应,一定要提高警惕,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本病常有妊高症的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可伴有上腹部疼痛,黄疸较轻。妊娠结束后病情迅速缓解。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常发生于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倾向,低血糖,深度黄疸,肝性脑病等。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常有家族史,孕28周后表现全身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综合症,无消化系统症状,产后消退。

5.药物性肝损害:

妊娠期常应用的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有氯丙嗪、异丙嗪、甲巯咪唑(他巴唑)、异烟肼、利福平、磺胺类、四环素等。常有转氨酶轻度升高,不伴脾大。停药后肝功能恢复。

专家的介绍就到这,相信大家都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多多关爱妊娠期女性,定期提醒他们去医院做检查。最后,祝大家幸福!

2妊娠合并肝炎该如何处理?

很多孕妇朋友会容易患者各种疾病,特别是妊娠合并肝炎这个疾病,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很多人会担心胎儿的健康,那么对于这个疾病只有做好治疗,才能更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妊娠合并肝炎如何处理呢?

肝炎对妊娠有何影响

妊娠早期发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妊娠晚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较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子代感染率为25%至40.36%。据调查,第一孕季,母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子代受感染率为10%,第二孕季则为76%。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病情严重者胎儿的预后较差,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肝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液体和热量的摄入。禁止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抗结核病药物中的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钠,精神病用药中的氯丙嗪、安定,抗菌药物中的四环素、磺胺等。不能饮含有酒精的饮料,更不能随意饮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6、b12、c、k等,维生素c呢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

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否需要终止妊娠,意见尚不统一。有人认为进行终止妊娠手术会加重肝脏负担,使病情恶化。有人认为妊娠十二周以前,应在积极治疗肝炎的同时,实行人工流产术为宜。中、晚期妊娠合并肝炎患者,手术引产危害较大,一般不宜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肝炎危害是很大的,能够严重影响到胎儿的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的来对待,上面的预防措施大家应该好好的学习一下,应该好好的注意休息,饮食上多加注意的话,对于病人的康复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要好好的治疗,尽快康复。

3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乙肝是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容易导致孕妇肝硬化等,所以孕妇要是治疗乙肝,那么,孕妇怎么治疗乙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除应在肝炎急性期予以隔离和卧床休息外,并予以清淡及低脂肪饮食,每日应供给足够热能,如消化道症状较剧,则应予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2)保肝药物的应用:每天需给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k1及维生素b1、b6、b12等。因维生素c为机体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重要物质,有增加抗感染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与改善肝功能的作用;维生素k1可促进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因子ⅶ、ⅹ)合成作用。一般采用维生纱c3g、维生素k14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如25%葡萄糖液250~500ml加辅酶a100u及维生素c3g。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e50mg,对防止肝细胞坏死有益。对alt高者可用强力宁80ml、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如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可予适量输鲜血、人体白蛋白或血浆。

(3)中草药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茵陈汤加减。方剂:茵陈30g,山栀12~15g,生黄芪15~20g,黄芩12g,川连6g,茯苓15g,当归12g,败酱草12~15g,柴胡9g,陈皮9g。每日一贴煎服,对退黄疸、改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有益。

(4)产科处理

1)妊娠早期:如hbsag滴定度高且hbeag阳性伴有临床表现者应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行人工流产术。因为妊娠和乙肝之间互有不良影响。但妊娠中晚期的患者当以保肝治疗而不宜贸然行引产术,以免由于引产而引起不良后果。

2)分娩与产褥期:必须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防止出血;②防止感染:应在产后应用对肝肾无不良影响的抗生素预防感染;③密切注意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检测结果,防止病情发展。

从产科角度观察胎儿有无头盆不称,产程虽然进展良好,亦应适当缩短第二产程而行产钳助产,有利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及减少新生儿窒息。产后应常规留脐血检测肝功能和肝炎血清学指标。

(5)新生儿的处理:近年来主张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需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生后1个月及6个月各皮内注射乙肝疫苗30μg,一般可阻断90%的母婴传播率。如有条件可于出生后再肌注一支人类hbs免疫球蛋白(hbig)则更有利于防止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的乙肝疫苗作用能保持5年左右,故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再作一次加强免疫注射。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治疗妊娠合并乙肝,而且孕妇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甲肝?

妊娠合并甲肝是一种很无奈的事情,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容易导致胎儿患有甲肝,严重者会危及到胎儿的生命,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甲肝,那么,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甲肝呢?

妊娠合并甲肝的治疗方法

(1)休息、保肝支持疗法。常用茵陈冲剂、垂盆草冲剂以及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等。

(2)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传给胎儿,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母体代谢、产生缺氧等,以致较易发生早产,所以在孕晚期必须加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监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并行无激惹试验(nst)及b超等生物物理指标监护,临产过程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3)关于哺乳。分娩后甲肝已痊愈者可以哺乳,如在急性期则应禁止哺乳,不仅可防止母婴垂直传播,而且有利于母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如何治疗妊娠合并甲肝?可以让孕妇更好的治疗甲肝,而且孕妇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5妊娠合并肝炎的处理方法

孕期妇女合并肝炎者较常见。妊娠以后,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孕妇肝内糖原代谢增强,肝脏负担加重,比常人更容易传染病毒性肝炎。据调查,孕妇合并病毒性肝炎是非孕妇的6倍,而合并严重的爆发性肝炎则为非孕妇的66倍。孕妇合并病毒性肝炎时的死亡率为12%,而非孕妇仅为0.57%。同时,孕妇患病毒性肝炎还极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肝炎对妊娠有何影响

妊娠早期发生病毒性肝炎,可使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妊娠晚期发生病毒性肝炎,较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子代感染率为25%至40.36%。据调查,第一孕季,母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子代受感染率为10%,第二孕季则为76%。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病情严重者胎儿的预后较差,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妊娠对肝炎有何影响

妊娠妇女是肝炎的易感者,并且一旦患了肝炎后病情也较重。分娩过程的体力消耗、损伤和出血引起的缺氧和代谢障碍,可促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坏死。大量资料证实,妊娠显然对病毒性肝炎有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妊娠后期,黄疸性肝炎发展为急性或亚急性黄色肝委琐比非孕期多,病死率增多。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肝昏迷、产后出血性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有人认为,孕妇病毒性肝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1 2 下一页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妊娠合并乙肝的治疗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