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

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

时间:2020-09-12 16:12:54

相关推荐

生活需时时刻刻警惕乙肝的危害,提前预防和了解很有必要。小编下面给大家介绍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关注健康,珍爱身体!

1乙肝问答

图钉问:

乙肝表面抗原>237.乙肝表面抗体0.00.乙肝e抗原0.00.乙肝e抗体0.85.乙肝核心抗体>3038会有什么问题

答:

你的这个检查结果提示属于乙肝感染者的,但不能判断属于乙肝患者还是乙肝携带者的,要进一步检查肝功和肝胆B超的,如果有肝功损伤,提示属于乙肝患者,要做保肝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如果肝功正常,则属于乙肝携带者,注意戒烟酒,少吃油腻食品,定期检查就可以的,如果肝功损伤不严重,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2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

乙肝病毒传染性的强弱,随着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而不同。中国是乙肝高发区,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疫苗接种是最首选最有效的措施。建议凡是乙肝表面阴性的人群,如果没有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均应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哪些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呢?哪些人更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呢?

专家介绍,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的人是一类乙肝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虽然传染的几率不高,但最好注射乙肝疫苗比较保险。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骨科、妇产科等科室的医生,护士及医院工作的保洁人员,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除了以上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高危人群外,那些因其他疾病经常输入血液及血制品者,经常在外就餐者,新出生婴儿等也应该注射乙肝疫苗。曾经接种乙肝疫苗,而表面抗体消失转为阴性的人群同样需进行加强注射。

3中医对慢性乙肝如何分型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已进入比较规范化的诊断分型阶段。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把慢性乙肝分为5个证型。

1、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主要有身目发黄、色泽鲜明,恶心、厌油、纳呆,胁肋脘闷,尿黄、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

2、肝郁脾虚 临床表现主要有胁肋胀痛,腹胀便溏,抑郁烦闷,身倦乏力,舌淡有齿痕,脉沉弦等。

3、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目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少寐多梦,胁肋隐痛,遇劳加重,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4、肝肾阳虚 临床表现主要有畏寒肢冷,神疲、少腹腰膝冷痛,食少便溏甚至晨泄,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或沉迟等。

5、瘀血阻络 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晦暗见赤缕红丝,肝脾肿大,质地较硬,两胁刺痛,可有肝掌、蜘蛛痣,女子行经腹痛或经血色红有块,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等。

对于医药常识了解较少的普通人,辨证相对较困难,可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

4乙肝病毒会传染吗?

妞妞刚刚出生不到10天,粉嫩的小脸、肉呼呼的小手,非常可爱,亲戚的赞许、朋友的祝福让妞妞一家人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可每当妞妞的父母一想到妞妞的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家人不禁满脸愁云。到底父婴会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呢?

据统计,我国几乎5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持续携带病毒者占10%左右,而真正的肝炎患者仅占其中的20%。其实,感染和得病是两个概念。专家指出,父婴感染指的是胎儿时期就感染了病毒,而不是出生后的后天感染。父婴感染的机率很小。只要孩子出生后注射了国家规定的三针乙肝疫苗,完全可以放心,但要注意出生后的接触感染。

妞妞的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父亲和妞妞之间的接触感染应该格外注意。血液、唾液不要直接接触,如外伤伤口、剔须刀等,父亲更不要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婴儿。其他均可正常接触,如吻脸、吻头,拥抱,肢体接触等。家里人千万不tuLaOshi要为了怕感染而变得神经质,实际上,就算婴儿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感染的机率也极低。家长只要做到细心谨慎就可以了,病毒的完全断绝是不可能的。

如果觉得《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