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具体方案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具体方案

时间:2019-02-10 02:42:24

相关推荐

广大的朋友们,今天为您整理收集了关于乙肝的一些常识,如果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有用处的话记得收藏本页哦,更多关于疾病百科的经验内容,都可以在疾病百科频道找到。希望能帮到大家,您和您的家人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1乙肝问答

图钉问:

乙肝患者吃番茄有没有好处?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在这治疗,病情稳定,听说番茄有助于肝脏排毒,想问一下,乙肝患者多吃番茄对病情有没有帮助?

答:

西红柿里面,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所以补充的话,会增加抵抗力?抗坏血酸等等。但是对乙肝病毒,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更没有杀灭作用,如果想自已干病毒的话,可以用,中药,或者使用西药里面抗病毒的药,比如拉米夫定,或者是基因工程干扰素,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2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具体方案

避免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最好方法就是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大多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经阴道分娩或产钳助产也可能造成胎儿局部皮肤受损,使少量母亲血液渗入而引起分娩期感染。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有两种方案:

1.乙肝疫苗应分别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针,注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效果可达到90%;

2.在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200国际单位,半个月后再注射200国际单位,然后于出生后1、2、7个月注射乙肝疫苗,其保护效果可达到95%。乙肝孕妇要预防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每月注射1针200国际单位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至临产前共三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一般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以在血液及细胞中、或在粘膜表面与侵入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使其无法进入肝细胞内生长繁殖,保护率达90- 95%。

3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和携带者应重视定期复查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有一些多年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定期检查,直到身体极为不适才去就诊,诊断为肝硬化晚期。发展到这个阶段才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差。提醒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和携带者应重视定期复查。随时了解自己病情的变化才是最好的手段,千万不能以有感觉、有不适作为就诊的原因。

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进展大多数是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造成的,病毒潜伏于肝细胞内,在日积月累中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对这个过程,患者本人和专科医生要密切监护,及时地用上抗病毒药物,阻止病毒造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对于已经用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定期复查,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为重要。

病情稳定的乙肝患者和携带者至少每半年要检查一次,通过定期复查肝功及病毒学各项指标,观察抗病毒的疗效,及时发现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和核苷类口服药的耐药发生,及时调整和更改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达到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4乙肝患者亲属的日常生活防护措施

乙肝患者是乙肝病毒的传染源。乙肝患者亲属在跟患者共同生活中应注意:

性生活要有保护措施

乙肝患者的伴侣应该注意采取保护措施。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由于性行为的固有特点,常常导致性行为接触部位的黏膜或皮肤发生微小创口,而这种微小的创口并不一定肉眼可见或被当事人感知,却已构成了病毒出入的门户。同时,在病毒传播过程中,并非仅仅来自微创部位的血液,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生殖道排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或男性的精液)均有可能携带病毒。

由于两性解剖生理学的不同,女性更易在性行为过程中感染HBV。男性阴茎主要由皮肤覆盖,女性生殖道不仅表面积远大于男性,且大部分为黏膜所覆盖,且生殖道慢性炎性又是妇女常见病。

乙肝病毒不仅存在于感染者的阴道分泌物或精液内,还可存在于唾液中。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会增加。

不可共用私人物品

因为乙肝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都含有乙肝病毒,与患者生活密切接触的亲属应该注意隔离病毒,特别是碗筷、毛巾、浴巾、面盆、脚盆、牙刷、茶缸等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定期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患者亲属接种疫苗以后会获得抵抗乙肝病毒侵害的免疫力,一般不易发生乙型肝炎。要注意定期检查抗体情况,有必要的话应该定期注射乙肝疫苗。生活中要注意平时不要太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感染病毒。

如果觉得《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具体方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