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特点

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特点

时间:2021-03-07 17:31:53

相关推荐

乙肝让很多朋友都苦恼不已,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给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所以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和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治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特点吧。

1乙肝问答

图钉问:

我老婆肝功能检查,麻烦解答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严不严重啊,影响生小孩吗?

答:

这是所谓的乙肝小三阳,建议查一下乙肝DNA,看是否有病毒复制。如果沒有将来做好母婴阻断,95%没问题。

2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特点

治疗性乙肝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治疗性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一方面能刺激免疫反应系统的b细胞,进而产生抗-HBs抗体,另一方面它能激活T细胞进而诱导产生抗HBv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且乙肝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同时也可以预防感染乙肝,

治疗性乙肝疫苗主要用于治疗已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个体,它是在机体已经感染了病毒之后再注射的疫苗,此时,机体内已经有病毒抗原存在,只是由于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缺陷,而不能发挥有效的清除病原体的作用。治疗性疫苗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来弥补或唤醒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也就是说治疗性疫苗是针对机体的某种免疫系统反应的缺陷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性乙肝疫苗不能完全代替抗病毒药物,两者联合将成为新的治疗方法。现有抗病毒药物易导致病毒变异、耐药、停药后反跳等缺点,提倡在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以打破免疫耐受,为抗病毒治疗创造条件。因此,治疗性乙肝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从多途径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治愈乙肝。

3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方法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能短期内迅速起效,中和并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不同对象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如下: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

从产前3个月起,每月注射一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次剂量200-400IU。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婴儿

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剂量100-200IU,并可同时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多项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达95%左右,因此两者合用的预防效果是可靠的。

正常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肌注1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15毫克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与6个月时各再注射乙肝疫苗15毫克。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的成人

成人因意外接触HBV阳性者的血液,应首先了解其免疫应答情况,凡未接种疫苗者,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其余2针乙肝疫苗可在接触后1个月、2个月内接种。对已接种疫苗、但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免疫程序补足全程免疫。对已进行过全程免疫者,则应检测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高于10MIU/ML者,可不必注射。低于10MIU/ML者,可加强1针,如无免疫应答者,则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4乙肝抗病毒治疗须制定个性化方案

乙肝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须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因人而异,制定符合患者本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了解所感染的病毒基因型

国内外资料总结显示,不同区域病毒基因型分布是不同的。众多研究表明B基因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比C基因型的好,应答率39%比17%;而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与基因型无关。

干扰素疗效预测

干扰素疗效预测是鉴定慢性乙肝患者基因型的分子检测工具,可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抗慢性HBV或HCV病毒感染治疗的反应性。在治疗前进行该检测,可帮助医师为乙肝患者制定个性化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

了解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

了解乙肝患者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清除,最终还是依靠自身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通过检测细胞亚群计数来了解乙肝患者自身免疫功能。

强调联合治疗

乙肝的治疗除了强调抗病毒治疗外,还必须正确认识抗病毒治疗的局限性,要注意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消除肝脏炎症的药物,抗纤维化药物以及免疫调节药物等。

如果觉得《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