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赵英俊因癌病逝 浙江36岁年轻企业家肝癌晚期……年轻人患肝癌大多和乙肝有关 千万要

赵英俊因癌病逝 浙江36岁年轻企业家肝癌晚期……年轻人患肝癌大多和乙肝有关 千万要

时间:2019-05-05 14:43:14

相关推荐

都市快报讯 昨天,年仅43岁的音乐人赵英俊因罹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一个多月前,他还为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献唱同名主题曲。据知情人透露,赵英俊患早前就已患上晚期肝癌,已经到了没办法治疗的地步,在一周前病情开始急剧恶化。

年纪轻轻就患上肝癌,而且病情进展如此之快,到底是什么原因?今天,记者采访了国科大肿瘤医院副院长邵国良教授。

年轻人患肝癌大多和乙肝有关

“肝癌的发病人群大多在45岁以上,发病的最高峰年龄集中在80—84岁。但是目前临床发现,年纪轻轻就得肝癌的患者并不少见。”邵国良教授说,年轻人患肝癌,至少有90%以上都和乙肝感染有关。

就在上个月, 邵国良教授就接诊了一位36岁的年轻男子,温州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位患者非常可惜,其实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因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他没有引起重视,平时工作忙,应酬又多,也没有定期去医院做乙肝相关的检查。

不久前,他隐约察觉到腹部隐隐作痛,这才到医院做了体检,结果发现肝脏上已长出一个直径11厘米左右的巨大肿瘤,最终被确诊为晚期肝癌。而且肿瘤已经侵犯了肝脏门静脉及周边的淋巴组织,已经无法手术。

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当中,最终演变成肝癌的比例约为5%,有80%左右的肝癌是在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成肝硬化,继而发展成肝癌的。

年轻肝癌患者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家族遗传史,从小就感染乙肝病毒。有些是不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从来没有做过相关检查;有些则是虽然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并不重视。这位36岁患者就属于后者。

“这部分人群如果平时忽视检查,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或是长期饮酒等因素刺激,病情就容易加速发展。慢慢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到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早期发现难,复发率高

肝癌是最具挑战也是最难攻克的肿瘤之一

赵英俊在遗书中写道,“经过2年多艰苦卓越的战斗,还是输给了癌症,没办法,对手太强大。”

邵国良教授说,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在30—40%,而它复发率又特别高。因此,在肿瘤治疗领域,肝癌是最具挑战也是最难攻克的肿瘤之一。

因为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肝脏区域疼痛、疲乏无力、腹胀、消瘦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同时,肝癌是非常容易复发的一类肿瘤。肝脏里的血管非常丰富,就好比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这也意味着,肿瘤细胞更容易随着血液扩散转移。据统计,5年内70%以上的患者会面临肿瘤复发。不少肝癌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治疗后,肿瘤依然反复复发,甚至已经多处转移,不能再次手术。

“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癌发展的“三部曲”。在肝癌患者当中,有80%左右的比例是由乙肝发展而来。而在治疗当中,有些肝癌患者因为肝功能差,可能会制约手术或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施展,导致肿瘤治疗的难度增加。

从肝炎发展到肝癌平均需要20-25年

每4个月做一次乙肝相关检查很重要

乙肝和肝癌的关系密切,乙肝患者一定要重视平时的随访和治疗。关注乙肝病毒载量,它能直接反映肝脏病毒的数量以及活跃程度。病毒越多、复制得越快,就越容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实际上,病毒性肝炎患者从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癌,平均需要20-25年。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密切关注乙肝病毒载量,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不发展为肝癌。

“如果家属中有人感染乙肝,自己也要查一查是否携带乙肝病毒。若检查发现携带乙肝病毒,就要接受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评估。一般建议,乙肝感染者至少每隔4个月左右做一次乙肝相关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三系、乙肝病毒载量、肿瘤标记物以及肝脏B超等。”

邵国良教授说,感染乙肝的人群平时要注意饮食、作息规律,不喝酒、不熬夜、少吃油腻食物,以防疾病进展。除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提醒大家一定要注重日常体检。乙肝患者作为高危群体,更要密切关注身体情况,每年定期体检,一定要有肿瘤标记物的检查。目前肝癌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包括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DCP,又称PIVKA-I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指标一般小于20ng/ml,异常凝血酶原一般小于40mAU/ml,如果这两个值中有一个持续升高,就要提高警惕。但是,临床中也有一部分肝癌患者,检查发现肿瘤标记物并没有升高。因此,除了关注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外,每年还需要定期行肝胆胰B超等影像学检查。”

新闻多看点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国际抗癌联盟(UICC)将每年的2月4日定义为“世界癌症日”,旨在加快肿瘤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民造福。今年是第21届世界癌症日,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公布的数据显示,首次入院就诊患者中,排名前10的癌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宫颈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和卵巢癌。

肿瘤是伴随着年龄增加而生的一种疾病。从目前肿瘤发病的统计学数据上来看,同样印证了肿瘤是“老年病”的说法。我国权威的肿瘤发病统计数据显示,肿瘤的发病率在0~39岁段处于较低水平,在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在80岁以上的年龄组到达高峰水平。

大数据反映到医院的就诊人数上,也有据可循。国科大肿瘤医院病案统计科的数据显示,在,国科大肿瘤医院40-49岁区间开始明显上升,达1人次,占14.81%。因此,到了“四十不惑”,还是要非常重视防癌体检和癌症筛查。

而50-69岁区间就诊人次共有85991人次,占63%,其中,50-59岁的有43732人次,60-69岁的有42259人次。实际上,有部分老年人最终是没有到医院进行诊治的,所以实际发病数据,要比来院就诊人数高一些。

另外,从病人来源地区分布看,第一位是杭州市,占总数1/3,其次为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湖州市。而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福建省等外省患者,也占了总数的9%。

在这个世界抗癌日,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预防这十大肿瘤。

肺癌

——不抽烟

目前,医学界确认的肺癌致病原因是吸烟。想要预防肺癌,自己不抽烟,劝告周围人不抽烟,不抽二手烟,就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研究显示对中老年男性居民随访观察发现,74%肺癌死亡归因于吸烟,每天吸烟1-19支和大于20支的人与从不吸烟者相比,肺癌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增加6.14倍和10.73倍。另外发现,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妇女发生肺癌的危险。此外,肺癌还和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甲状腺癌

——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

5%-10%的甲状腺结节有发展为甲状腺癌的可能,但绝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属于良性,即使发现了,也不需要任何处理。即使发展成肿瘤,甲状腺肿瘤也是愈后较好的一类肿瘤。

如果发现颈部不对称,尤其摸到脖子这里伴随着吞咽有肿块时,更要小心,马上到医院就诊。

建议每年体检时做甲状腺B超,一旦触摸到颈部有肿块,尤其是不痛不痒的肿块,就要提高警惕了,发现了甲状腺结节,根据医嘱定期随访。

结直肠癌

——少吃煎炸肉食,每年大便常规+肛门指检

结直肠癌有8大高危因素:有家族史、慢性腹泻史、大便隐血史、慢性便秘史精神刺激史等,也要少吃煎炸肉食。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检查有便隐血试验、肛门指检和结肠镜,特别是前两项,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大家不要怕不舒服。

最好要优化生活方式。生活要规律,饮食结构要合理,减少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等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比如芹菜、燕麦等富含纤维素。最后要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乳腺癌

——不要太胖,不要补充太多雌激素

预防乳腺癌,主要记住两件事情,不要太胖和不要摄入过多雌激素。除此之外,乳腺癌还是种情绪病,如果总是闷闷不乐,影响内分泌,也会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概率。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超过60%。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是乳腺细胞数量增多的表现,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不是肿瘤,但如果乳腺细胞持续增多,其中一些细胞可能会变异,最终发展成乳腺癌。发生癌变的比例在1-2%之间,绝大多数的乳腺增生都不会变成乳腺癌。

胃癌

——胃不好的人每年测胃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是生活方式疾病,与喜吃腌制食品、油炸食品有关。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旋杆菌有直接关系。

医学界认为,胃癌的发生和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盐饮食、霉制、腌制、熏制、油炸食品、剩菜剩饭、吸烟、酗酒、熬夜、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都是致癌因素。每日摄入食盐的量要少于5克(每人≤5g/d,一啤酒盖的量)。其次,多食用时令的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品有助于抗癌。

宫颈癌

——未成年女孩接种宫颈癌疫苗 成年女性每年做宫颈刮片

宫颈癌是医学界唯一找到了确切病因的癌症,这个病因就是HPV病毒。而大多数男性生殖器上都有这个病毒,如果女性性生活提早、性伴侣偏多都有可能引起宫颈癌。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避免感染HPV病毒,有效预防宫颈癌。

十来岁的女孩,还没有性生活之前注射疫苗,效果最好。对于成年女性来说,筛查有没有得宫颈癌,最好的办法是一年做1次HPV检测。如果3年都是阴性,可以隔2-3年再做一次检测。另外,每年到医院做一次宫颈液检查,准确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

宫颈癌并不可怕,它从癌前病变到患癌症有8-的时间,很早期的宫颈癌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是100%,可以治愈。世界卫生组织审议决定2030年全面消除宫颈癌,主要措施为接种HPV疫苗和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

食管癌

——少喝酒不抽烟、不吃烫食

食管癌的4个危险因素是:喜食烫食、吸烟饮酒、平时不愉快和有既往疾病史。远离烫食和腌制食品,可以预防食管癌。

长期吃烫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会损伤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增生间变,导致癌症;少吃腌制食品也有预防作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居民有食用酸菜的习惯,酸菜中含有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是种很强的致癌物。此外,吸烟也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因。

肝癌

——注射乙肝疫苗

肝癌和乙肝、丙肝等引起的肝硬化有关。我国80%以上的肝癌病人与患乙肝有关。接种乙肝疫苗,就能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得了肝炎后,应该积极治疗,即使是小三阳,也要定期随访,必要时作肝穿刺,防止肝硬化。

另外建议40岁以上患有慢性乙肝、丙肝的病人,每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AFP)。发现肝硬化,每3个月做1次筛查,如果有肝脏结节,要做CT、磁共振检查。

鼻咽癌

——如果流鼻血时伴有这些症状,要小心

鼻咽部位置隐秘,不易检查,所以鼻咽癌初诊误诊率较高,患者延误诊断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鼻咽癌患者确诊时病期偏晚。早期症状缺乏特征性,所以一旦出现复视和头痛,病情都已进展到中晚期。如果出现颈部肿块、回吸血涕、单侧耳鸣耳闷等鼻咽癌常见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另外,鼻咽癌还会以头痛、神经痛等非鼻咽部症状为首发症状。

鼻咽癌如果早期治疗,治愈率在90%至95%左右;但如果拖到后期,治愈率就差一点。但整体来说,这些年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案经验累积,对于鼻咽癌的治疗还是很有效的。

卵巢癌

——一年做一次盆腔B超检查

卵巢癌的发病率排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三位,但是致死率却是最高,卵巢癌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卵巢又是在盆腔里面,看不到摸不着,70%的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所以卵巢癌的防治关键在于抢占先机,若能早期发现,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从20%-30%提高至60%-70%,部分可治愈。

所以年轻女性要重视日常体检,最好一年做一次盆腔B超检查。中老年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胀、腹胀、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结合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尽早发现病变。

慎用一些用调经药及避孕药物,月经过早、未生育过或生育时间晚于30岁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危险会增加。怀孕、分娩、哺乳,虽然很辛苦,但这个过程中,孕激素会保护女人,大大增强女人的抗病能力,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预防卵巢癌越有帮助。

赵英俊因癌病逝 浙江36岁年轻企业家肝癌晚期……年轻人患肝癌大多和乙肝有关 千万要规律作息 少熬夜!

如果觉得《赵英俊因癌病逝 浙江36岁年轻企业家肝癌晚期……年轻人患肝癌大多和乙肝有关 千万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