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什么是乙肝大三阳 小三阳

什么是乙肝大三阳 小三阳

时间:2020-01-16 04:29:23

相关推荐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乙肝大三阳?什么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乙肝大三阳是指在其血液中检测到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

1无症状大三阳要不要治疗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乙肝“大三阳”?什么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在其血液中检测到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即上述三项全部阳性,这标志着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并在体内复制繁殖,很活跃,有传染性。

无症状乙肝大三阳就是指患者虽然是“大三阳”,但自己没有任何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而这种“无症状“状态已持续半年以上。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称为“无症状乙肝大三阳”。

“无症状乙肝大三阳”究竟有哪些危害?第一,少数这类大三阳可以进一步发展成肝炎.第二,这类大三阳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有人在所谓无症状大三阳患者中检查,发现3%已成为肝硬化,只是症状不明显而已。还有人对这些患者进行肝活检,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第三,这类大三阳尚有极少数可转变成肝癌。因此,对无症状乙肝大三阳必须加以重视。

究竟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是否需要治疗呢?回答是必须要治疗。“大三阳”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应当加以控制!

无症状乙肝大三阳究竟应该怎样治疗为好呢?普遍认为可以服用适量抗病毒及护肝药物,这样虽说对肝脏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治愈乙肝大三阳必须围绕疾病的主要病因,即乙肝病毒的感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是有效的杀灭病毒和清除病毒,再保护受损的肝脏,这是治疗乙肝最基本的三个重要环节,在治疗肝病方面,每个环节都不能少,由肝病治疗中心主任邓光明大夫创立的邓氏“灭毒、排毒、养肝”三位一体疗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乙肝大、小三阳及肝硬化腹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医学观察和监视也非常必要:

⑴.定期(一般为3个月)检查“大三阳”的演变情况。

⑵.定期到医院进行保健检查,诊查有无肝病症状、体征,如蜘蛛痣、肝掌、肝脾肿大等,检查肝功能、蛋白质代谢有无异常。定期了解转氨酶情况,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就应找医生进行处理,如转氨酶升高到超过正常值即的3倍,应住院治疗.

⑶.定期作B超检查,了解肝、脾情况,必要时可作CT检查。有时需要肝脏穿刺,进行肝活检,以确定疾病发展情况。

⑷.把每次检查结果记录在案,以备医生参阅。

对于患者自身而言,一定要有正确、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既不可悲观失望,一厥不振,惶惶不可终日;也不应大大咧咧,不加重视。“大三阳”预示着疾病的严重性,切不可滥用药物,不可饮酒,不要献血;但可参加适量的工作和学习。

2什么是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乙肝患者的必检项目,到底什么是大三阳,什么是小三阳? 大三阳与小三阳在传染性及预后方面有什么不同。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基础知识:即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因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清中不能表达,检测困难,故只能检测二对半而不能检测三对,所以称为二对半。当五项全部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属于健康者,如出现抗-HBs阳性,或抗-HBs和抗-HBc阳性,上述情况可能是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治愈而出现的保护性抗体。

乙肝病毒"大三阳"(指HBsAg、HBeAg、抗-HBc阳性)、乙肝病毒"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阳性)或乙肝病毒1.5阳(指HBsAg、抗-HBc阳性)。这三种情况临床多见,并不能表示肝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1、5阳"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但如果HBV-DNA呈阳性,则有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有上述几种情况,肝功能正常,即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中就可检测出乙肝病毒的标志。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 核心抗体、E抗原同时阳性,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同时阳性,我们称之为“小三阳”。

不管“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它只代表病毒复制的程度,而不反映病情的轻重。“大三阳”,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 复制活跃,这类患者体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尿液都可能带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就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碗筷等餐具可单独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患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采用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症降酶保肝措施。对于密切接触的家庭成 员也应查肝功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如果“二对半”五项全阴,应马上注射乙肝疫苗,可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预防。“小三阳”则表 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小。如果肝功正常,本身又没有什么症状,我们 称之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此期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相对稳定阶段,应查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如果是阴性,也可以为是乙型 肝炎病毒

复制相对静止阶段,此期传染性不大,对周围人群影响较小,也没有必要与病人分餐隔离。传染性的强弱是指血液的传染性,一般的工作、学 习以及肝炎上的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播的。这些人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 肝功情况,如果肝功正常,则不需要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肝功和“二对半”,因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气、劳累等诱因易引发肝病发作。保护肝脏严格禁酒。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勿过劳,精神愉快,肝炎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 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

3“大三阳”女性能生育

我国是乙肝大国,发病率很高,乙肝患者一样可以结婚生育。但是在结婚之前应告诉男友,以让他在婚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感染上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虽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但也可通过性交等亲密接触传播,所以结婚前,健康一方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待自身产生抗体后,方可结婚。

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其子女,而且感染率很高,可达30%~90%,尤其是“大三阳”女性,如不加预防,其子女感染率可在90%以上,所以在怀孕生育时应尽量降低母亲体内的病毒的数量,降低她们的传染性,减少对婴儿的威胁。通过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并给新生儿注射疫苗等,以达到阻断母婴传播的目的,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①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对子女的传染性相对较弱,所以一般给新生儿常规的乙肝疫苗注射即可。

②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单纯疫苗注射常常不能奏效,所以应采取双重阻断,即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这个6小时内很重要,然后采用0、1、6方案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即在刚出生24小时给新生儿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注射第二针,到6个月注射第三针。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阻断率。

③降低母亲的病毒血症,在HBsAg阳性的女性怀孕前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含量,或在怀孕后期、分娩前2~4周,给予适当的抗病毒药,以降低病毒含量,可降低分娩时对新生儿的感染率,从而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母婴阻断措施并不能阻断所有的母婴传播,因为还存在宫内感染和个体差异。

对于HBsAg阳性的母亲不提倡母乳喂养,因为其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颗粒,对婴儿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差,受到病毒感染时,常常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病毒,而导致感染的慢性化。

4小三阳有时比大三阳危险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小三阳”病情比“大三阳”轻,无需治疗,但医学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并不严谨。如果是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患者的功能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但恰恰是这部分“小三阳”患者很可能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危害更大。

广东省银行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杨炯介绍说,对待“小三阳”患者,有三种情况需要分清楚,第一:如果“小三阳”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均长期正常,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所以无需隔离与治疗。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60%~70%,目前国内外尚无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第二:“小三阳”还有一种表现为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PCR检测<106),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腹部B超脾稍厚,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20%,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PCR检测>106),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所致。这种“小三阳”反而比“三大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在治疗上可采取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不应仅仅是护肝降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据悉,我国目前大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现症患有2000~3000万人,部分可能向肝硬化转化,而肝硬化的病人有3%~5%会发展成肝癌。

5乙肝大三阳的治疗原则

乙肝大三阳可以出现于乙肝的不同发展阶段,治疗方法和措施却有所不同:

1、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能始终正常,大多可以稳定在这一阶段,预后良好,一般不须治疗,此时用药较难奏效,多主张调养和随访相结合,劳逸相结合,不主张过多用药治疗和一味要求三阳转阴,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都难以有所作为。严格地说,病毒携带者尚不属于病人范畴,所以药物治疗也可暂不考虑。最新研究表明,核甘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或阿地福韦,可试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16岁以上者),密切观察3个月,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HNV-DNB)阴转,可持续用药1-2年,如果3个月内无效,可终止用药。

2、慢性迁延性乙肝病人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轻度异常,超提示慢性轻度肝损害。治疗法则以抗病毒为主,主要治疗为拉米夫定,辅助药物为保肝降酶药。治疗目标是肝功长期介质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疗程为-年

3、慢性活动性乙肝表现为大三阳,病情较重,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显著。此时治疗法则以保肝防止肝坏死和抗病毒并举,保肝降酶药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目标是肝功逐渐趋于平衡,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逐渐阴转。肝功平衡后,可减少或停止药物,坚持抗病毒。

4、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代偿期或静止期的肝硬化病人(B超提示肝硬化,但肝功检查基本正常)。治疗法则以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并举,合用药物为干扰素或拉米配合软肝片。治疗目标是病毒复制指标阴转,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失代偿期或活动期的肝硬化病人表现为大三阳,主要治疗法则不是抗病毒,而是控制及防止并发症(腹水、胸水、出血、感染等等)、恢复肝功,待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事宜。

5、肝癌病人表现为大三阳,首要原则介入及外科治疗,病情平衡后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如果觉得《什么是乙肝大三阳 小三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