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心脏病猝死的原因 怎样防止心脏病猝死

心脏病猝死的原因 怎样防止心脏病猝死

时间:2023-10-26 03:15:23

相关推荐

一、心脏病猝死最主要病因

猝死的内涵可以浓缩成6个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这6个字准确精炼地概括了猝死内涵的三要素:

要素一:患者已经死亡。故患者没有死的,一律不能认定为猝死。猝死是终结性诊断,是盖棺定论。因此猝死是只能预防,不能治疗的疾病,任何能够治疗甚至治愈或复苏成功的情况都不能称为猝死。

要素二:患者属于自然死亡,即因自身疾病而死亡,死亡起因于患者身体内部因素。而不是死于患者身体的外部因素,不是死于溺水、触电、自缢、中毒、低温、高温、暴力、失血、外伤、麻醉、手术等非自然原因。

要素三: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其发生时间是不可预料的,也就是说患者并没有出现即将死亡的征兆,故没有人认为该患者将要死亡,但死亡偏偏发生了。因此,凡能预料的死亡都不属于猝死。临床最常见的就是终末期疾病的患者,如癌症晚期、各种疾病的晚期等,患者的生命逐渐走向尽头,临床上的相关表现有目共睹,一旦患者离去,此种死亡就不是猝死。

二、如何预防心脏猝死呢

1、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源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2、戒烟: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合理膳食: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防止肥胖:体重超重5公斤,心脏的负担即增加10%。因此,要不遗余力地防止肥胖。

5、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6、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还会诱发心率失常,引起心绞痛,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到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

7、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适当休息,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8、适量运动: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

三、心脏猝死的急救方法

1、将病人平卧于木板或水泥地上

让患者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松开领口当患者伴有呕吐症状,应将患者持侧卧位(如有假牙须及时将患者假牙取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窒息而死。侧卧时须将患者心脏一侧朝上,防止压迫心脏加重病情。如患者裸身倒在浴室等冰冷潮湿场地,须用棉被为患者保暖。打开气道抢救者用一只手掌放置于病人前额,用力向下压,使病人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中指将病人下巴向前抬起。

2、人工呼吸抢

人工呼吸抢救者用放在病人前额上那只手的拇、食指夹住病人鼻翼,作口对口密封吹气,以每分钟16次的速度进行。第一次可作2 次吹气,使已萎缩的肺张开。吹气见效的特征是呢感看到病人胸部起伏,病人呼气时可听见和感觉到有气体逸出。

3、胸外压

人工循环抢救者一手的手掌根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 处,另一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上方,双手垂直向下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每分钟胸外按压频率为100 次,深度约3.5-4.5 厘米。急救的同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的状况,尽快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抢救。

四、心脏猝死有哪些并发症

1.低血压和休克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聚可影响心肌功能;胸内心脏按压或心内穿刺注射药物次数过多,均影响心肌的功能,使心脏搏出量减少,以致引起低血压。心肺复苏患者的心泵功能变化,复苏早期心搏出量多数偏低,因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尚能代偿,但左心室每搏功指数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心脏指数减少。

2.心力衰竭心脏复跳的时间过长,心肌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造成心脏的损害;在抢救中应用大量血管收缩药物,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相应增加心脏负担。加之心律失常、液体的输入过多、过快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都损伤心肌,增加心脏的负担易引起急性左心衰竭。

3.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脏骤停后心肌缺氧性损害,严重的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复苏药物的影响,心室内注射时部分药物误入心肌内,过度低温等。由于以上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的应激性增加而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如果觉得《心脏病猝死的原因 怎样防止心脏病猝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