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寒湿的症状表现 寒湿体质吃什么好

寒湿的症状表现 寒湿体质吃什么好

时间:2020-07-20 01:46:14

相关推荐

一、如何判断身体内有无寒湿

1.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又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再者,还可以根据大便的颜色来判断。什么颜色的大便才是政策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2.看身体的症状

寒气又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

3.早上是否犯困,头脑不清

如果悄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

总之,寒湿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寒湿之气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所以,对付寒湿邪使我们的首要任务,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身心就会光明灿烂。

二、寒湿体质吃什么

1.南瓜 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 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11.莜麦补气益力,除湿止泻。宜于脾虚泄泻,湿盛泄泻。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虚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3.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4.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

三、老中医教你如何祛湿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多因环境潮湿、涉水淋雨所致,内湿多由过食生冷而致脾阳受损。外湿可内传脏腑,内湿也可外达肌肤,且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气相互纠结,进而化热、化寒或化燥,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最典型的病症有三大类,一是湿邪侵犯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舌苔白腻等;其次,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易侵犯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或四肢酸痛;三是由于湿性黏滞,还可出现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异常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

中医祛湿的方法包括化湿、燥湿、利湿、渗湿等,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和不同类型的病症。

脾胃病症多用燥湿法。燥湿药多具苦味,药性有寒温之别,分别针对寒湿和湿热所致的中焦脾胃病症。

湿热内蕴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可选用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等苦寒性质的药来清热燥湿。寒湿中阻可表现为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舌苔白腻,可选用橘皮、苍术、厚朴等,燥湿与散寒同施。

清热解表多用化湿法。化湿药多为辛温芳香之品。湿邪在上焦或在表者,表现为怕寒、低烧、头重而胀、肢体酸软沉重、胸脘胀满等。用香薷、扁豆花、厚朴花、藿香等芳香类的药可以解表化湿,代表方剂香薷饮、藿朴夏苓汤。

当湿与热相结合,会导致发热、口渴、咽肿、尿赤等,这时需芳香化湿药与清热解毒药并用,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者,病变中心偏重于胃,常选用芳香之品,如藿香、佩兰、荷叶梗、白扁豆、砂仁等。湿重于热者,病变中心偏于脾,常选用扁豆花、茵陈蒿、厚朴花等。

小便问题多用利湿法。利湿药多性寒,主要用于下焦湿热病证,如小便淋沥涩痛、尿赤、腹泻、口渴不多饮、女性白带异常等。

阳气被水湿、寒湿所困可表现为小便不利、心烦口渴但不愿多喝水或喝水容易呕吐等,利湿药与温通阳气的药并用,代表方剂五苓散。

三伏天最常见的暑热耗伤阴液也会导致小便不利,表现为口干口渴、喜饮但一般饮水不多。治疗上可选择既能滋阴生津又能利尿的药,如芦根、茅根、西瓜翠衣等,代表方剂猪苓汤。

渗湿法适宜体虚有湿或湿邪不严重的人。渗湿的药物作用平和,还兼有滋养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使湿邪从小便排出。

祛湿最根本的是扶阳。当人体阳气充足时,湿邪就不会造成影响。因此,要防止湿邪侵袭人体,就要避免身体的阳气受损,包括少吹空调、多运动、勤出汗、不贪食生冷瓜果等。

四、五款广东经典祛湿汤

要避免湿气影响健康,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预防。

祛湿汤一: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少许,鲮鱼50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将赤小豆、陈皮洗净后备用;然后将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接着将鲮鱼清洗干净后沥干水分,然后锅中放油,慢火煎至微黄;

3.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加入2500毫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最后放入适量食盐即可。

祛湿汤二: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鱼2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先将赤小豆洗净;冬瓜西芹洗净,连皮切成块;生鱼去内脏洗净,慢火煎煮至微黄;

2.将瘦肉洗干净,然后整块放入汤锅里,加入2500毫升清水,并放入姜片;

3.大火煮开之后,再转小火煮2.5个小时,最后放入调味料即可。

祛湿汤三:土茯苓扁豆陈皮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

1.将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段;赤小豆、扁豆、陈皮洗净备用;

2.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煲开,然后再转小火煲3小时即可。

祛湿汤四: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1.将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

2.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到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煲开之后再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对于湿热脾虚者的效果非常好。

祛湿汤五:五指毛桃猪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8克、猪骨300克、蜜枣1颗、生姜适量

做法:

1.先将五指毛桃、蜜枣洗净,然后放入到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拿出来沥干水备用;将生姜洗净切片;

2.猪骨洗净之后放入到烧开的水中焯一下水,洗去血沫,捞出;

3.最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到炖锅内,加适量清水,先大火烧开之后再转小火炖煮1.5小时,加调味料即可。

如果觉得《寒湿的症状表现 寒湿体质吃什么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