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治肝病 中药“单打”行不通

治肝病 中药“单打”行不通

时间:2019-09-20 06:46:39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肝病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治肝必须先治胆、肝病虽多属虚症但不宜熟补、治疗用药切忌量大种类多。肝病病理十分复杂,如乙肝就存在病毒基因易突变和变异,不仅是肝脏而且肾、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心肌、睾丸、

1治肝病 中药“单打”行不通!

中医治疗肝病必须遵循三条原则,即治肝必须先治胆、肝病虽多属虚症但不宜熟补、治疗用药切忌量大种类多。

肝病病理十分复杂,如乙肝就存在病毒基因易突变和变异,不仅是肝脏而且肾、血管内皮、淋巴细胞、心肌、睾丸、胰腺等全身都可受到损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脂肪肝等特点。因此,对肝病的中医治疗应以病理变化为依据调整用药,不能仅凭中医理论和个人固有的经验。

首先,治疗肝病应遵循中医“治肝先治胆”的原则。因为无论是从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病理学来看,肝与胆都有密切的关系。肝病病人如不先调整胆的功能,治疗肝病就难见效果。她认为当病人转氨酶增高时,要注意B超检查病人有无胆囊壁增厚等炎症表现,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肝病病人往往患病多年,基本都是虚症,而且表现为肝、肾、脾俱虚,但其虽虚,却又由于免疫功能紊乱等属于中医的“虚不受补”范畴,如此时盲目使用人参、西洋参等补益药以及蜂王浆、甲鱼、鹿茸等补品,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炎症,使转氨酶增高。另外,肝炎病人已存在肝细胞弥漫性病变,如此时用药量过多、过大,担负毒分解和解毒作用的肝脏则会因肝细胞负担的加重而受到更大损害,故肝病用药一般应以十味药左右为宜。

2丙肝病毒血症有些类型

急性感染的短暂病毒血症。主要见于急性自限性丙型肝炎。应用PCR法可在ALT升高之前检出HCV-RNA,但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短,可仅数天或数月。而抗-HCV往往要在 ALT升高后数天或数月才能检出。

慢性感染的持续病毒血症。HCV-RNA可在急性期、ALT 升高之前检出,并且持续存在。现已观察至少存在3年以上。

慢性感染的间歇病毒血症。表现在感染早期出现病毒血症,其后病毒血症消失数月,几年以后,重新出现病毒血症。重新出现的病毒血症与急性阶段出现病毒血症相似,一般在ALT升高之前出现。提示肝内病毒活动性复制。

3有没有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有一部分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肝功能化验也正常,但抗-HCV阳性。

对这一部人必须进一步检查及观察。因为单纯抗-HCV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或丙肝已经痊愈者。有文献报道,丙肝痊愈后,个别病人其抗-HCV阳性时间可达9年之久。

因此最好是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人血中HCVRNA,如阴性,即可继续观察其肝功能,如肝功能持续正常,则不必治疗。如肝功能异常并伴HCVRNA阳性则可考虑抗病毒治疗。

4丙肝病毒感染的患病率

在美国巴尔的摩一家城市医院普查的1034例儿童中,仅有1例呈丙肝病毒抗体阳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Samer El-Kamary博士及其同事调查了巴尔的摩一家城市医院儿科初级保健门诊部内的儿童丙肝病毒感染率。在排除已知HIV阳性患儿后,共有1034例儿童检测了HCV抗体。研究小组还通过会见部分母亲、回顾有效病历,评价了母亲的丙肝病毒感染危险因素。

他们发现,仅有1例(0.1%)儿童呈丙肝抗体阳性。7%的母亲有输血史,1.8%的母亲有静脉吸毒史。但分析病历发现,静脉吸毒史漏报严重。

El-Kamary博士认为,“我们不必对城市高危儿童进行全面的HCV普查。在判断母亲是否有静脉吸毒史时,本人的报告通常并不可靠。”

5了解丙肝病毒

众所周之,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但是,如果时间倒退到1989年,在美国人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发现HCV之前,医学界一直称它为输血后或体液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在电镜下HCV为55nm直径的球形颗粒,去包膜后为33nm直径的核壳蛋白包括的核心部分,内含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基因组两侧分别tulaoshi为5\ 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各自编码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HCV分为若干个基因型和亚型。一般分为6型。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性。中国大陆北方以2a型为主,南方以1b型为主。

HCV是多变异的病毒,在同型各株间,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分离的克隆之间亦有差异。基因序列的差异,将导致编码产物抗原型的不同。在制备试剂方面有实际意义。

如果觉得《治肝病 中药“单打”行不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