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时间:2018-11-01 16:18:50

相关推荐

9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10部门共同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旨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实施方案提出,到,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实施方案部署了八大“行动”助力实现目标。这八大“行动”分别是:危险因素控制行动,癌症防治能力提升行动,癌症信息化行动,早诊早治推广行动,癌症诊疗规范化行动,中西医结合行动,保障救助救治行动,重大科技攻关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危险因素控制行动提出,要推进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制订工作场所防癌抗癌指南;用人单位负责开展工作场所致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评价和个体防护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全面保障职业人群健康。

危险因素控制行动还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加快国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通过价格谈判、集中采购等方式,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探索多种渠道保障贫困地区适龄人群接种。

此外,早诊早治推广行动提出,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到,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试点开展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建设工程,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

9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10部门共同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那么,实施方案中有哪些亮点?记者采访了参与制定方案的部分专家。

1全国推广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

癌症防治,关键在“早”。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癌症早诊早治推广行动。“早诊早治和筛查是全世界普遍认同的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自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已下降了27%,癌症早期筛查是重要原因之一。”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魏文强说。

另一方面,魏文强表示,并非所有肿瘤都有筛查及早诊早治的适宜技术,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合我国人群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的癌症主要有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乳腺癌以及宫颈癌,“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在高发现场开展以上肿瘤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不仅探索和明确了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积累了成熟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实施方案提出,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等重点癌症,将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早期筛查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到,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轻松。”魏文强说,目前高发地区上消化道癌门诊就诊病例的早诊率一般不超过20%。因此,要实现高发地区早诊率达到55%以上,仍有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魏文强建议,一是要逐步扩大早诊早治的人群覆盖面,扩大机会性筛查的人群覆盖面;二是增加基层专业人员数量,继续坚持手把手技术培训,使当地医务人员做到规范操作,技术熟练。

2多策相融,强化筛查长效机制除了提出量化指标,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强化筛查长效机制。魏文强解释,长效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从组织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县、乡、村三级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逐步明确国家、社会、机构、个人的责任,使早诊早治工作逐步和疾病防控及日常临床诊疗工作相融合;二是按照整合资金、合理分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国家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医保经费、保险费用以及个人自付等多方筹资机制,逐步形成我国癌症乃至慢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模式。魏文强坦言,目前面临的难点主要是相关部门、机构、单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为此,建议将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结合,与已经开展的健康城市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分级诊疗、县域的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相结合;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基本公卫服务相结合,统筹实施,创新服务模式,确保群众受益。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对此,魏文强坦言,县级医院开展早诊早治确有必要,但仍存难点。比如,早诊早治工作是以人群为基础的预防性工作,需要在人群中广泛宣传,主动上门组织发动潜在的高危人群参加早诊早治工作,这一点不同于在传统门诊等着病人到医院就诊,而我国居民防癌抗癌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主动接受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早诊早治工作不仅要严格按照临床规范完成常规的检查,还要完成针对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特殊检查,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此外,通过筛查确诊并完成早期治疗的早期癌以及当前无需治疗的癌前病变人群,都需要定期随诊观察,随着累积阳性病例的逐渐增多,长周期的多次随诊和人群分类管理是一个难点。为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强化癌症防治机构职责,区域癌症防治中心负责区域癌症防治能力建设和技术工作的统筹协调,通过技术支持、人才帮扶等形式,整体带动区域内癌症防治水平的提升。

3职业场所防癌抗癌正当时“此次实施方案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推进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创造健康、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场所环境。”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说,在她看来,“这一措施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吴静说,职业人群1/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场所度过,具备充足时间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其次,企业单位组织化程度高、可持续性强;此外,通过提出“防癌”目标并建立工间操等制度,实施各种激励机制,更容易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员工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向其家人“扩散”。吴静坦言,职业卫生的发展离不开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和慢病防控,但目前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仍以工作场所安全、劳动保护为主,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起开始试点防癌抗癌工作场所建设,经过数年探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计划将于近期向全国疾控系统推广。”实施方案还提出,用人单位负责开展工作场所致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评价和个体防护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全面保障职业人群健康。对此,吴静表示,用人单位负责人对职业场所防癌抗癌工作的重视程度是这些目标能否落实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对这类人群进行培训,普及相关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如果觉得《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