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为什么你动不动就生气?可能是肝火旺 来看看中医对肝的理解

​为什么你动不动就生气?可能是肝火旺 来看看中医对肝的理解

时间:2018-06-16 00:09:36

相关推荐

兰方手诊健康咨询-03-02

“将军之官”、“罢极之本”

位置: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生理机能:主疏泄与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气升发与肝为刚脏。

其他: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由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疏泄

含义: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

生理: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人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机能活动的有序进行。

病理:肝气的疏泄作用失常,称为肝失疏泄。

①疏泄太过,肝气亢逆,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头胀头痛,胸胁乳房走窜疼痛。

②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抑郁不乐,喜太息,两乳或少腹胀痛。

③气滞血瘀:瘀血,癥积,肿块,女子痛经。

④气逆血涌:呕血,咯血,晕厥。

表现:

(1)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含义:血液的正常循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

(2)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含义:肝气疏泄,畅达气机,促进和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

(3)调畅情志:

含义: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适度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

(4)调畅胆汁的分泌:

含义:胆汁的分泌、排泄是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完成的。

(5)调畅排精排卵行经:

含义: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等,皆与肝气疏泄密切相关。

2.主藏血

含义: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1)贮藏血液

肝藏血,有“血海”之称。

意义:

①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②为经血生成之源。

③化生和濡养肝气。

④化生和濡养魂,维持正常神志及睡眠。

⑵调节血量

一般情况下,人体各部分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随着机体活动量、情绪、外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肝主疏泄与主藏血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3)防止出血

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机能。

机理:

①肝气能收摄血液。

②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出血。

③肝主凝血。

病理:肝藏血机能失职引起的出血,称“肝不藏血”。

病机:

①肝气虚弱,收摄无力。

②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③肝阴不足,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反而虚火内扰,引起出血。

总结:肝主疏泄和藏血机能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含义:指肝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生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主升主动,刚强躁急,为“将军之官”,与肺为“娇脏”相对而言。

病理:易出现肝气升动太过的病变,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等,从而出现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甚则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

临床应用:治疗多用镇肝补虚、泻火滋阴、以柔克刚等法,以合木之曲直特性。

2.肝气升发

含义: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生理:肝气升发能启迪诸脏,使诸脏之气生升有由,则气血冲和,五脏安定,生机不息。

病理:肝阴不足,易导致肝阳偏盛而升发太过,出现肝火上炎或肝气亢逆的病变;肝阳不足而肝阴偏盛,易发生升发不足,出现肝脉寒滞的病变。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含义:筋依赖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故称肝在体合筋。

生理: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而有力,则能耐受疲劳,故又称肝为“罢极之本”。

病理:肝血亏虚,筋脉失养,则运动能力减退。

含义:。肝血、肝气的盛衰及其作用的强弱,可从爪甲的色泽与形态上表现出来,故称肝之华在爪。

生理: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

病理: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

2.在窍为目

含义:目的视觉机能,主要依赖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

生理:肝血充足,肝气调和,循经上注眼目,则目能视物辨色。

病理:肝阴肝血不足,则易导致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目眶疼痛等症;肝经风热则见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见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蔽清窍,可致二目昏蒙,视物不清。

应用:由于肝与目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临床上凡目疾以治肝为主。

除肝之外,目的视物机能还依赖于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

3.在志为怒

含义: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由肝之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应答而出现的正常情感反应,故为肝志。

生理:怒志人皆有之,一定限度内的正常发泄不仅对人体无害,反而有利于肝气的疏导和调畅。

病理:大怒或郁怒不解则易于伤肝,造成肝气疏泄失调,常可表现出易于激动,情绪失控,易于发怒。肝气虚、肝血不足,则易于产生郁怒之变。

临床应用:治怒当调肝,郁怒以疏肝之法,大怒以平肝之法。

4.在液为泪

含义:泪从目出,由肝精肝血经肝气疏泄于目而化生。

生理:泪液分泌适量,既能濡润眼球,又不至外溢。

病理:肝脏机能失调常可导致泪液的分泌、排泄异常。如肝血不足,可见两目干涩;肝经风热或肝经湿热,则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5.与春气相通应

含义:春季,阳气始生,生机萌发,万物欣欣向荣,属阴中之阳的少阳。人体之肝气升发,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与春气相通应。

生理:肝气随春而盛,升发而畅达。保持心情开朗舒畅,力戒暴怒忧郁等,以顺应春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畅达之性。

病理:素体肝气偏旺、肝阳偏亢或脾胃虚弱之人在春季易于发病,可见眩晕、烦躁易怒、中风昏厥,或情志抑郁,或两胁肋胀痛、胃脘痞闷、嗳气泛恶、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觉得《​为什么你动不动就生气?可能是肝火旺 来看看中医对肝的理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