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阳气 长寿之本 80%的人都阳气不足 5个穴位扶阳温元 补足阳气

阳气 长寿之本 80%的人都阳气不足 5个穴位扶阳温元 补足阳气

时间:2023-04-27 23:01:20

相关推荐

常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如何补足我们的阳气呢?

何为气 ?

《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是说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而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老百姓把人死叫“断气”,指的就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

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等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阳气释义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来源及消耗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自古扶阳,灼艾第一

古人认为,自古扶阳有三种方法,灼艾(即艾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而古书也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至于附子,不在医家指导下千万别乱用。

艾是极阳之物,配合灸火扶肾阳,补元阳。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最能补阳气的五穴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三、大椎穴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艾灸45分钟左右。

四、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五、神阙穴(肚脐)

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一灸神阙暖全身,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 五个穴位不用一次灸完,只要循环施灸即可。只要坚持在冬季艾灸这些穴位,就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寒凉体质,而且也能很好地补充元阳。

晒太阳是有方法的

在春季,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时间的长短也各异,一般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如果觉得《阳气 长寿之本 80%的人都阳气不足 5个穴位扶阳温元 补足阳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