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乙肝病毒感染认识误区

乙肝病毒感染认识误区

时间:2023-03-29 21:57:45

相关推荐

了解乙肝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乙肝专栏小编为大家介绍乙肝病毒感染认识误区,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

1乙肝误区问答

图钉问:

学校体检发现胆红素高,乙肝携带,病毒复制,想问问这个方子怎么用,能降低胆红素吗?谢谢

答:

十六岁学生,体检化验肝功能,胆红素偏高,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处于病毒复制期,考虑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说胆红素偏高,应该与肝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建议注意休息,避免生气,着急等因素,避免油腻性食物,可以服用茵栀黄颗粒,护肝片等药物治疗试试看,必要时可以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

2乙肝病毒感染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病毒携带就是乙型肝炎

所谓病毒携带,是指血清乙型肝炎标致物(俗称两对半)检测为一项或多项阳性,特别是,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核心抗体(抗-HBc)和E抗体(抗-HBe)阳性,有的是E抗原阳性,或HBV DNA阳性,(E抗原或DNA阳性者,通常是有传染性的,这种传染性是指密切生活接触如夫妻或情侣,血液和体液的传染性最重要,但日常工作和生活交往,是没有传染性的)在这些感染者当中,大多数肝功能正常,仅仅是病毒携带,没有任何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格检查当中无意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对这部分人来讲,往往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最好办法是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健康咨询。

乙型肝炎患者,是指部分病毒感染者同时伴有肝脏功能的损害,特别是伴有肝脏组织学的损伤的病人。这部分人的确需要正规的全面的治疗。但是,目前大量的广告宣传使得绝大多数病毒携带者不能正确对待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认为服用某种药物特别是某些草药,偏方或秘方,就能够从根本上清除乙肝病毒,这是一种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

误区之二,乙型肝炎无药可治,一定会转为肝硬化、肝癌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的确,少数乙型肝炎患者,如果不能很好地诊断治疗,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步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但这绝不等于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会成为肝硬化和肝癌,事实上,仅有1~2%的乙型肝炎可能成为肝硬化,不足0.2%的有发展为肝癌的可能。因此,只要慢性乙肝患者能够进行科学的、正规的检查及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结果的。

误区之三,病急乱投医,轻信所谓偏方秘方

正如我们以上讨论过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规范、科学的过程,正确的疗程和严格科学的方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问题。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病毒性慢性肝炎不是永远没有药可治,事实上近年来有很多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问世,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而很多不正规的医院所介绍的中药、草药、秘方、偏方有时缺少科学验证方法做研究,及做公正评估的报告较少。许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认为医院里反正治不好我的病,不如试试其它的方法,到处打听和购买所谓的特效药,很多病人上当受骗,后悔末及。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因为服用了某些中草药而加重肝炎甚至引发重症肝炎的病人。

大家知道,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中心,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物质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使用过多的药物,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和受损的机会,滥用药物治疗肝炎,已成为加重肝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人有一错误的观念,以为中药无副作用。其实中药有副作用且常常是隐形的,不像西药说明得清清楚楚。许多中药对肝脏的损害十分厉害,如川楝子、青黛、山慈姑、山豆根、苦杏仁等,长期使用都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3查出乙肝病毒应聘被拒

去年11月,同济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张鹏(化名)与西安一家建筑设计院达成就业协议。在按要求进行体检时,张鹏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设计院以此为由没有再录用张鹏。昨日(3月15日),张鹏以设计院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并提出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携带乙肝病毒 应聘被拒录

10月底,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到同济大学宣讲招揽人才,土木工程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张鹏投了简历,第二天即接到通知后参加了面试。11月2日,张鹏收到设计院发来的录取通知短信,张鹏当即回短信确定愿意到设计院工作。几天后,张鹏又收到设计院的通知短信,主要内容为到设计院签约的注意事项。11月16日,张鹏和4位同学到西安签约,并被通知两天后到医院进行体检。

11月18日上午,张鹏和同学在设计院门口集合,由工作人员陪同到西安市第二医院体检,体检项目为乙肝、血常规、B超、胸透。体检后,体检结果直接由设计院工作人员领取,张鹏和同学并不知道结果。到了该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时候,设计院有关负责人将张鹏和另一位同学单独叫到办公室,说他们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按规定不能被录用!

这是就业歧视 让我想不通

因为携带乙肝病毒与即将到手的机会失之交臂,这给成绩优异的张鹏带来不小打击。几经交涉无果,张鹏回到学校后,有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因为设计院当初打算录用,所以他就没有参加其他单位的笔试面试,错失了很多机会。

张鹏说,高考体检时查出他是乙肝携带者,医生说只要注意饮食和加强锻炼,没啥可怕的,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是乙肝携带者遭到歧视,甚至早已忘记自己是乙肝携带者。这是我第一次找工作,仅仅因为我是乙肝携带者就被拒绝录用,这让我想不通,是对我的就业歧视!

状告设计院 索赔5万元

张鹏在了解到国家对乙肝携带者的保护性政策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讨说法,并委托律师帮自己维权。昨日,张鹏委托律师孙莉向未央区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书,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设计院为自己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行为违法,拒录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平等就业权;另外,张鹏还要求设计院书面赔礼道歉,并支付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我这时站出来维权,也是希望更多的人不再受到歧视。张鹏说。

新闻链接

就业体检 单位不得要求查乙肝

2月,国家人社部、卫生部、教育部等三部委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公民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

4九成乙肝患者渴望“安全停药”

本报讯 3月16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公布了一项针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需求的调研结果。结果显示,在受访的近3000名患者中,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认为治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每天服药对其生活和心理造成了困扰;超过90%的患者渴望通过有效的治疗获得安全停药的机会,但又担心停药后病情能否保持稳定。

在我国,有80%左右的乙肝患者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该调研发现,乙肝患者渴望停药的需求是如此的强烈,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坚持2年~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有63%的患者希望在1年~2年内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自行停药,在这些自行停药的患者中,近三成的患者误认为乙肝病毒DNA指标转阴即治愈。调研数据显示,有13%的口服药治疗乙肝患者有停药经历,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后来又重新用药治疗。

对此,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病毒性肝炎学组副组长窦晓光教授表示,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临床上能够达到停药标准的比例较低,乙肝病毒DNA指标转阴不是停药的指标,更不是疾病治愈的指标。从调查数据和临床经验来看,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如果自行停药,复发的风险超过50%。

该调研显示,有43%的受访乙肝患者对目前的治疗不满意,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有60%的人认为疗效不明显,有49%的人认为每天服药对生活造成了困扰。调研显示,近60%的受访者每年在治疗上的花费超过1万元,而长期服药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是慢性乙肝患者对长期服药的最大顾虑。

口服抗病毒药物无法满足患者安全停药的治疗需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肝病专家任红教授指出,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一种趋势,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乙肝患者,可在已有疗效的基础上,加用或换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因为长效干扰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和抑制病毒的双重作用,能帮助更多患者达到停药标准,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而在治疗过程中有两点很关键:一是积极配合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二是定期检测抗原和表面抗原的变化,以抓住加用或者换用长效干扰素治疗的有利时机。

如果觉得《乙肝病毒感染认识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