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乙肝康复网 >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尿酸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尿酸

时间:2020-01-29 04:30:03

相关推荐

孔维萍:一张小方子,有效缓解痛风

大家要记住这个简单有效的小方子,用来缓解痛风发作时带来的疼痛,中医认为痛风多属湿热邪毒,关节所致,痛风在急性期,关节会表现出红肿热痛,甚至很难活动,一动就疼得要命,对于痛风患者,以下这个小方子对缓解症状有些效果:

苍术: 10g 健脾燥湿

黄柏: 10g 清热祛湿

薏仁: 清热利湿、除痹

牛膝: 10g 引血下行

4味药组成《四妙散》,门诊用来治疗痛风常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加减使用,有不错的疗效。#健康#

两味药一升一降,痛风病就会迎刃而解!

痛风在中医上就是风、寒、湿三邪入体,风邪、寒邪、湿邪。

黄帝内经里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治疗与湿热相关的疾病都可以从健脾运脾的角度来解决,就是要健脾运脾。

临床上有两味药用的比较多,一升一降可以控制痛风症状。

那么这两个药是什么呢?

一个是苍术,苍术是温性药,归脾胃肝经,就是说可以燥湿运脾,让湿气没有生产的源头,湿气除了,体内的热自然也就消散了,那么这个药本身也可以祛风湿、止痹痛。

另外一个药就是黄柏,黄柏是一个寒性的药,能够燥湿清热,擅长清下焦的湿热,一般痛风容易在下肢出现,比较多见。

黄柏清下焦湿热,对痛风是比较适合的,而且还能够制约苍术的温燥之性。所以说两个药合用,一温一寒、一升一降,标本兼顾。

吃外卖就是吃嘌呤?真的假的?

近日接诊了一位小伙子,脚趾痛,长满了痛风石,跟很多年轻人一样,经常点外卖。

建议大家少吃点外卖,大部分外卖都是冰箱冻着的半成品,用微波炉加热就可以了,没有营养,也不健康,而且外卖里的调料很多,像炸鸡、肥肉等嘌呤含量很高的食物。

毫不夸张的说,吃外卖就是吃嘌呤,尤其是痛风的患者。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及治疗

郭会卿教授 郭会卿教授风湿骨病论坛 -04-15 07:00

专家提示:从中医来讲,痛风相当于中医的浊瘀痹,其发病原因是湿热下注。痛风的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同时还可出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及脾胃功能运化差的症状。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其基本原则是清热利湿、泄浊祛瘀。临床上,急性期常使用痛风合剂治疗,即所谓的四妙汤加减以控制急性期的炎症,缓解期常配合健脾胃的中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从而从根本上治疗痛风。

往期精彩:

1.痛风性关节炎怎么治?

2.痛风为什么这么痛?

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痛风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

中医辨证,需要区分疾病的性质。如外感病或是内伤病。如外感病,治疗思路以解表散寒或者解表清热为主。以祛邪外出为目的。而如果是内伤病,则根据内伤病的病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湿热者清热利湿,血热者清热凉血。

清代医家陈歧觉得,很多医生认为痛风是外感风寒湿邪,导致关节红肿热痛的思路是不对的。根据痛风发病时的症状,患者遍身疼痛,昼轻夜重,发作时痛彻筋骨。真如被老虎咬了一样,故而古人又将痛风称之为白虎历节风。从风湿论治痛风显然有悖于痛风发病的机理,陈歧认为痛风发病乃是肝经血少热盛,热极生风。而不是外感风湿邪气。#生命召集令超能团##头条健康#@生命召集令@头条健康#行业人士招募计划#

第320篇:痛风

一、定义:痛风是慢性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排泄过少和产生过多而引起的关节炎症。就是表现局部的……红、肿、热、痛!

二、临床可分为:1、原发性痛风;2、继发性痛风;

三、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基本上是20:1。

四、发病年龄:常见在30~60岁之间,主要危险因素是:1、20%患者有家族史;2、酗酒习惯;3、肉食摄入过多;4、高血压,肥胖者;5、肾功不全;6、药物所致。

五、病理生理:最主要是:1、食物中嘌呤复合物可降解为尿酸和尿酸盐,并能溶解于结缔组织;2、主要由于低温,在肢体远端关节可形成尿酸盐结晶;3、主要缺少尿酸酶,尿酸盐不能降解为可溶性的物质。

六、主要的病因:1、尿酸产生过多(原发性和继发性);2、尿酸排泄不足(原发性和继发性);3、摄入过多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类(螃蟹、虾、鳗鱼,带鱼),肉烫类(浓肉汤,火锅汤)等。

七、预防措施:1、要避免含高嘌呤食物的摄入,2、要多喝水,3、要保持正常的体重,4、适量饮酒。

八、诊断:诊断并不困难。主要是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就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九、鉴别诊断:1、感染性关节炎;2、淀粉样变性病;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类风湿性关节炎;4、纤维瘤等。

十、治疗:(一)、急性期的治疗:1、口服秋水仙碱片,每次1毫克,一天3次;2、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每次1粒,一天2次;3、口服甲泼尼龙片,每次4片,一天1次(早饭后服);4、曲氨奈德40毫克痛点注射,效果最好。(二)、慢性期的治疗:1、降低血尿酸,主要的药物是……丙磺舒和非布司他(按说明书服用);2、抑制尿酸生成过多,主要的药物是……别嘌醇片(见说明书);3、加快排泄,每天饮水量2000至2500毫升。

痛风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湿热瘀滞型痛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十分剧烈,发热是主要特点。

2.阴虚湿热型痛风:特点是关节肿胀,有剧烈的疼痛,自己觉得身体发热。很多这类病人都会有手足心发热的现象,发热状况大部分会出现在午后,也有的会出现高烧不退、盗汗的症状。

3.阳虚血瘀型痛风:表现为全身怕冷,或者是下肢手足怕冷,关节剧烈疼痛。

4.肝肾两虚型痛风:与阳虚血瘀型痛风症状相似,使用静脉抗炎药后会致使发热症状加重。

5.气血两虚型痛风:没有发热症状,也不怕寒冷,但是面色苍白,有贫血症状。

治疗痛风的办法有很多种,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的痛风症状,才方便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做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健康##痛风#

#临床体会# 略谈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春夏之交,湿热横行,痛风之证日益增多,或因感受外邪,或因饮食不节,关节红肿,疼痛难忍,甚至寝食不安,故在此将前人的经验结合本人的临床体会,总结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心得如下:

中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于“痹病”范畴,《素问》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金匮要略》进一步提出“经热则痹”的观点,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二•湿温》中指出痹病“大抵不越寒热两条、虚实异治。”认为痹病以寒、热、虚、实为辨证大纲。从痛风的症状表现来看,痛风发作部位以红、肿、热和疼痛为主,古代医家辨证多属外邪侵袭,湿热浊毒,留注关节,故常以风湿热痹论治,认为内因是人体正气不足、脾肾功能失调,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湿热内生,闭阻经络,气血不通,湿热痰瘀流注关节,不通则痛;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

《温病条辨》云“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该方主治湿热痹证,辨证要点为发热、骨节烦疼、面色萎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以防己为主,针对湿热痹的核心病位在肌表和脏腑之间的经络,入经络而祛经络之湿,通痹止痛;配伍连翘清气分之湿热,赤小豆清血分之湿热,滑石利窍而清热中之湿,山栀子肃肺而泻湿中之热,清半夏辛平而主寒热,蚕砂化浊道中清气,威灵仙、萆薢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萆薢并善利湿而分清祛浊;海桐皮以祛风除湿,共引湿热从小便而解,使湿行热去,痹痛自消。

结合湿热痹的特点,予以中药外敷患处以清热通络止痛,并嘱患者多饮水,节饮食。

痛风多是拖出来的,提醒:若出现痛风恶化的3种症状,马上就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餐桌上随处可见大鱼和大肉。然而,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长期食用不仅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还会增加患痛风的可能性。

而当痛风发生在我们体内时,关节就会出现明显疼痛。如果我们长期不进行调整和改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骨骼腐蚀和肾脏病变问题。因此,痛风是一个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忽视它,它将导致一系列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提醒:出现这3个症状,或是痛风恶化的表现,要及时注意

1、 肾脏受损

尿酸的排泄需要通过肾脏。如果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增加肾脏负担并诱发肾病。如果肾脏出现问题,尿酸的排泄就会出现障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如果出现了尿液增多,如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水肿,最好及时做相关检查。

2、 发作部位变多

痛风有强烈的转移和扩散。如果你发现身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痛风症状,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小心痛风恶化的发作。在痛风的早期,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手和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体内尿酸含量不断升高,多余的尿酸会沉积在其他部位,导致痛风的转移和扩散,从而导致痛风恶化。

3、 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是我们常说的痛风结节。其出现主要是由于大量谷氨酸钠和尿酸盐在皮下组织中积累,从而形成结晶物质。如果痛风症状长期得不到控制,体内尿酸水平就会紊乱,从而增加痛风结石的发病率。痛风结石的出现常导致关节畸形和细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做好3件小事,或可有效预防痛风发作

1、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痛风是由嘌呤生物合成和代谢增加、尿酸排泄不良或尿酸生成过多引起的,这会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因此,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各种肉汤、肉类和动物内脏,以免加重痛风。通常有必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选择低嘌呤饮食,多喝水,多排尿以降低尿酸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痛风。

2、 补充水分

痛风后有很多预防措施需要了解,尤其是关键是补充足够的水分。许多人不注意这件事,总是缺乏饮用水。而如果身体获得的水分太少,身体的循环和代谢能力就会降低,这可能会增加痛风结石的发生率。因此,痛风形成后,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的饮用水量需要充足,以加速尿酸盐在体内的排泄。

3、 药物控制

为了尽快改善痛风,当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时,应及时用药物治疗,比如说:服用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秋水仙碱、博糖宜素等都可以很好的改善。博糖宜素是一种由抗炎镇痛的姜黄提取物;芹菜提取物和荨麻叶提取物,有助于调节尿酸平衡和肝肾代谢功能;主要成分有生姜根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生姜根提取物能促进消化,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消炎,蒲公英提取物能预防炎症,保护肝脏。它们可以更好地调节尿酸水平、肝肾代谢水平,减少炎症和关节损伤。

但是很多人不重视痛风后的治疗,只是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来改善,这很容易导致痛风结石的出现。因此,在改善痛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和服用降低尿酸的药物,我们可以降低体内尿酸的浓度。

所以,要想避免痛风恶化,更好地预防痛风发作,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及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期。@每日养生小常识@用药小科普

痛风不是什么大事,三味药就够了

你是不是关节红、肿、胀痛、尿酸降了又升,什么药都吃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呢?是不是因为痛风永远都治不好?其实痛风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想要摆脱它可能三味药就够了。

痛风本质上是一个代谢性疾病,只不过稍微复杂了一点,中医认为外邪入侵、脾胃虚弱、饮食不减、肝肾阳虚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治疗的时候重点放在去湿养肾上,以调理代谢为主。临床上我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常用三味药,分别是牛膝、黄芪,鸡血藤。

首先,牛膝有泻火、解毒、利尿、祛湿的作用,经常把它跟葛根搭配,对痛风的治疗效果很好。

第二个就是黄芪。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是比较常见的补药,很多人拿它泡水喝,可以补气、固表、利尿、生肌。有些痛风患者气虚乏力,我会给他们用这个搭配当归等其他药材连着喝上一个月,人看着就精神多了。

最后一个是鸡血藤,经常拿它来治疗关心肌疼痛,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这三味药我在开方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搭配其他的药材还是很有效果的。你的痛风是什么症状呢?方子对了,痛风很快就能控制住。#非常病例##行家计划##健康家庭守护官#

如果觉得《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尿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